以市场效能为“两创”注入强大动能
当前,在做好文化传承与艺术创造的公共保障基础上,我国正积极发挥文化与经济协同效应,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与能动性;不断完善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经济政策;面向国内国际市场,建立推动文化传承创新行稳致远的长效机制。具体而言,有以下几方面经验。
发挥文化经济政策优势,带动社会资本参与文化传承创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传承与艺术创造的相关事业,非营利性部分往往得到政府财政补贴扶持。而利用财政杠杆作用、税收激励机制以及文化金融工具,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参与的“乘法效应”更为显著。这种文化经济新思维给600岁的故宫带来新生机。2018年财政为故宫拨款11.2亿元,故宫通过市场化运营收益15亿元;故宫游客不断年轻化,30岁以下比例达到40%以上,网上网下故宫“用户”快速增长。公共扶持加商业运营,使保护与创新相得益彰、良性互补。近年来,我国文化经济政策不断完善。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文化经济政策目标。今后,包括文化财政、文化税收、文化用地以及文化金融等,将激励全社会共同做大文化传承创新的“蛋糕”。
盘活优秀文化资源,以市场效能为文化传承创新注入强大动能。这些年,市场机制在激活文化创造活力方面成效显著。一些优秀文化资源经过创新转化,焕发新的生命力,赢得人们青睐。《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一批优秀国产动漫作品,通过强大市场影响力带动国漫崛起,文艺“国潮”已在青少年群体中成为时尚。《哪吒之魔童降世》在传统神话及其改编作品的故事和人物基础上,运用当代电影叙事手法与科技手段,创造性地传达成长与亲情主题,收获40多亿元票房,为传统文化题材开发打开巨大的市场想象空间。在开放竞争环境下,只有充分释放市场效能,文化传承与艺术创造的种子才能大面积落地生根,进而牢牢占据文化阵地。
在充分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过程中,锤炼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足以影响世界的文化艺术魅力。“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样的理念对于我们的文化产品拓展国内国际市场具有重要启发意义。从文化角度来看,具有深厚民族传统特色的优秀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在国际上更受欢迎,由“西游”题材、“三国”故事等经典改编的影视作品、动漫游戏等,是中国文化内容在国际上最有市场价值的品类之一。从产业角度来讲,在本国具有良好市场效益的产业往往在国际上也具有竞争优势,这是国际竞争优势理论通过大量案例研究得出的结论。我国在新媒体短视频方面的国际优势,本质上是国内巨大市场与边际成本优势的延伸。文化产品充分满足人民需求才能赢得更多受众,经过国内市场充分检验进而获得国际市场青睐。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积极整合国内国际技术、人才、资本等资源,提升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将优秀文化发扬光大。
(作者为中央财经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