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理论

财经

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积极应对城市人口收缩

张松林 程瑶
2020-08-21 15:47:03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城市人口收缩应对措施

        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不断推进,江苏省出现实际人口收缩的中小城市可能越来越多。为此,需要借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契机,提前在三个方面做好消除人口收缩对城市发展的负面影响。

        第一,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充分利用城市群集聚经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意味着该区域的行政区经济正积极向城市群经济转变。实际上,全球范围内空间竞争的基本单元是城市群,而非单个城市,脱离城市群的城市是难以发展的。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以城市群作为整体所形成的集聚经济将最终取代“单体城市”的集聚经济成为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为此,一要打破传统的行政区划,改变自家“一亩三分地”的城市发展模式,在最大范围内与整个城市群产生交互作用,实现行政区的单体城市集聚经济发展模式向城市群集聚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二要弱化城市竞争意识,立足自身的要素禀赋与比较优势,加强与城市群内城市之间的产业合作与分工,构建依托统一城市网络的产业分工体系,以充分借力其他城市的集聚经济效应。三要强化与城市群内中心城市的相互联系,并充分借力中心城市强大的空间辐射力嵌入整个城市群的网络体系中,以充分利用整个城市群的集聚经济。

        第二,推进城市网络化转型,释放城市发展新动力。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等级和距离为特征的“中心地”概念开始让位于以网络为特征的“中心流”概念,城市的增长潜力不再单纯依赖自身的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而更多地取决于城市之间的网络链接能力。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在互联网时代将难以适应。因此,发展“互联网+”新经济形态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一大战略正成为城市转型发展的原动力。为此,一要充分利用中央支持新基建的机遇,加快以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实现与长三角区域内城市在网络基础设施方面的无缝对接,着力提高城市间的网络链接度。二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突破实体经济时空限制的独特作用,不断拓宽与强化互联网与城市经济的快速融合,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业态在内的“互联网+”融合产业。三要加强与长三角区域内城市的深度合作,共同培育以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为基础的数字产业集群,构建以数字经济为牵引的城市发展新动力。

        第三,确立城市精明发展战略,高效实现“瘦身强体”。随着城市化水平提高到一定阶段,越来越多的城市将面临人口减少与空间萎缩的局面。此时,重塑独特内涵、打造城市特色、追求精致化高质量发展应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为此,一要在“控制增量、盘活存量”土地利用政策的基础上,加强产城融合,优化空间布局、改善城市环境,走一条使城市产业“小而特色”、城市空间“小而紧凑”、城市环境“小而优美”的精明发展之路。二要在自己“瘦身”的基础上转变重视依靠自身来“强体”的传统思维,而应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群其他城市之间的紧密联系,包括产业分工与合作、公共服务便利共享与人才互联互通等,以充分利用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优势来为自己“强体”。三要借助互联网引起城市实体与虚拟空间之间界线模糊的独特作用,在加强城市实体与虚拟空间之间融合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虚拟空间扩张的优势来弥补实体空间收缩的劣势,使城市集聚效应更多地来自作为互联网枢纽的虚拟空间集聚,而非自身实体空间集聚,即实现实体空间的“瘦身”与虚拟空间的“强体”。

        注:①城市人口收缩指城市人口增长变缓,直至减少的过程。②实际人口收缩识别方法:2009—2018年间某城市的人口增长率为负,可认为该城市存在实际人口收缩。③潜在人口收缩识别方法:2009—2018年间某城市的人口增长率低于同期江苏省人口增长率,可认为该城市存在潜在人口收缩。

        (本研究系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长三角区域的城市收缩:测度、机制与一体化背景下的政策模拟(19CSJZX07Z)》的阶段性成果。执笔人单位:绍兴文理学院商学院、南京审计大学经济学院)

1 2 共2页

编辑:迟语洋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专家学者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