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关键时间节点,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放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审时度势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为我们谋划未来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深刻认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意义
我国早在“十一五”规划中就已经明确提出,要立足扩大国内需求推动发展,把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基本立足点,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事实上,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也在不断地下降,但仍然偏高。我国具有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而且仍然处于快速扩张之际,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巨大优势,要充分发挥好、利用好。浙江是经济大省,也是外贸大省、制造大省、市场大省、消费大省,同时处于“一带一路”交汇点和长三角黄金区域,完全有条件、有能力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作出更大贡献,成为全面展示新发展格局成效的重要窗口。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意味着核心技术、关键环节要掌握在自己手中。构建国内大循环,就是要彻底告别过去那种主要靠引进技术、模仿发展的模式,通过聚焦、倒逼、集中攻关的方式,在高端技术和关键环节取得重大突破,从而补链强链,建立一个相对独立和完整的产业体系。这也是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核心要义和重要目标所在。浙江要扎实推进产业链协同创新工程,构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打造10条标志性产业链,培育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成为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这也是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贡献。
构建新型举国体制,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
在我国科技创新活动中,举国体制是一个法宝,也是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的重要体现。
近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充分发挥市场优势,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推动建设西湖大学、之江实验室、阿里巴巴达摩院等新型大学和研发机构。今年,又布局谋划建设首批4个省级实验室,每家省级实验室平均总投资为5年100亿元左右,四大实验室5年总投资约400亿元。从创新源头出发,集中力量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之举,也是新型举国体制的生动实践。
做实做强制造业夯实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强大基础
工业基础是产业链供应链的底层设施,是产业长期积累、不断沉淀的结果,也始终是产业链供应链完备性的定盘星。首先要在理念上确立工业强基的思路,实施制造业、服务业双轮驱动战略,在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中不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尤其是在浙江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的背景下,更要注意防止轻视制造业的倾向,防止制造业空心化。其次,在政策导向上,要以更开明、更开放的心态,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最大程度优化改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投资,为构建完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作出浙江贡献。
(作者为省委党校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