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理论

财经

打造品牌与亲民相得益彰的消费环境

李萌
2020-09-15 11:28:53  来源:解放日报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人们逐渐恢复往日的正常生活。推动消费市场全面繁荣,盘活国内大市场,加快形成大循环,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就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而言,尤为需要重视以下三点:

  第一,研究和适应消费结构的新变化。

  要研究新变局之下消费结构变化的新特点。针对物质消费与精神文化消费、线下消费与线上消费、基本消费与品质消费、商品消费与服务消费发展新趋势,抓住设计创新、品质提升、服务优化、环境改善等促进消费的关键环节,为民众提供更便利、更友好、更经济、更有获得感的消费生活体验。

  要注重对城市各类人群消费供给的包容性。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本地居民和外地流动人口数量巨大,外国客人也有不少。不同人群的消费能力、消费偏好、消费需求、消费方式各有差异,因而在消费供给侧要注重兼顾不同人群的需求。要持续优化商业和服务业的业态布局,一个基本原则是增强多元化、多层次、均等性、包容性。

  第二,着力丰富、改善商品和服务供给。

  提高商品的创意设计水平。发挥上海创意设计产业的优势,推动创意设计与商品生产之间的融合,让现代创意设计为商品研发塑魂赋能,增强商品与服务的文化内涵与附加值。同时,商品与服务的创意设计灵感要来源于对日常生活消费新变化、新需求的洞悉与把握。

  提高商品生产制造的品质。紧抓打响“上海制造”品牌的契机,着力于工艺优化、标准提升、技能培训、品牌创建等环节。同时,进一步放大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功能,增加国际优质商品供给。

  增加文商旅体及信息服务等都市型消费供给。在丰富物质商品消费的同时,还要注重促进文化、旅游、健康、体育、养老、家政、托育、信息等都市型消费供给。同时,尽快完善上述领域的行业标准体系,满足民众多元化消费、升级型消费的需求。

  第三,加快创新优化日常生活消费服务。

  要注重以丰富场景引领消费、刺激消费。在信息技术环境、物理实体环境和社交环境融合发展的背景下,要积极推行符合新潮流生活方式的理念,通过“创意+科技+服务”的手段,结合城市更新,有效提升各类消费空间载体的品质。

  既要促进商区(圈)、街区、景区、社区等大尺度消费场景的改善优化,又要推动符合细分消费市场需求的小尺度消费及服务场景再造。用更多个性化的场景营造引领消费、刺激消费,从而形成品牌大商业与亲民小商业相得益彰、热闹繁荣与悠然休闲相结合的消费环境。

  要加强服务保障,提升商业信任度。借助打响“上海服务”品牌的契机,加强商品销售前、销售中、销售后全周期的服务保障,通过告知承诺、可追溯措施、七天无理由退换货、消费保险、消费维权等手段,让市民和游客放心消费。

  要推动线上线下融合的新消费模式发展。延续好疫情期间在线消费蓬勃发展的势头,发挥上海互联网新生代企业集聚、信息服务业发达的优势,深入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型消费模式发展。

  推动新型消费扩容提质,尤其要在“互联网+社会服务”领域发力,促进健身、旅游、文化、教育、医疗健康、养老、托育、家政等服务消费转型升级。可鼓励、支持基础条件较好的区域和企业建设新型消费体验馆,促进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新平台、新技术、新媒体的普及应用。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研究员)

编辑:迟语洋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专家学者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