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中国的旅游,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大致上经历了两个阶段,正在走向第三阶段:第一个阶段,资源旅游,将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圈起来,收门票;第二个阶段,人造旅游,将文化概念放大为文化景区和主题公园,靠房地产获利;第三个阶段,生活旅游,将旅游要素功能设施与城乡建设结合起来,一体化发展。
从资源旅游到人造旅游,再到生活旅游,是中国旅游回归旅游本质的必然进步。
生活旅游时代,主要有3个方面的特征。第一,旅游是生活的基本需求,而不是生活的奢侈品;第二,旅游的目的是体验不同于日常生活的多元生活方式,而不是简单的猎奇;第三,只要有生活,就有旅游资源,就有旅游市场,就有旅游优势,就可以发展旅游。
怎样做旅游规划?旅游规划,就是发现、显现、重建历史文化记忆和记忆的线索,让旅游沿着文化记忆回归生活,让旅游景区跟随生活回归城镇、回归乡村、回归家园。
生活旅游时代的旅游规划,就是生活方式规划,就是记忆线索规划,就只能是城镇规划、乡村规划。
文化的记忆,不在旅游景区,只在活色生香的生活之中——在可持续的生产方式中存在,在面向未来的生活方式中延续。
这样一种生活旅游规划,注定了只能以生活为旅游的核心资源,以生活为旅游的主要内容,以生活为旅游的基本形态,以旅游为生活的品质,以旅游为生活的乐趣,以旅游为生活的理想。
我们可以有怎样的城镇化?中国的城镇化要让城镇自然生长,让城镇拥有生命!
城镇化的本质,就在于赋予城镇社会生命的机能,延续城镇社会生命的记忆,通过赋予和延续,让人与城镇一道永存。
生长是有生命的城镇唯一的存续方式,最能体现生长性城镇特征的自然生命体,就是树,树林、树丛意义上的树。树终有死,但树林长青,就像个体的人终为无,但人类永生。
国外的许多小镇,都有可供人们穿行搜索的Trails 小径踪迹。表面上看,它只是一条市民健身的步道或者自行车道,旅游者探访这座城市的一条游线,但是,准确地翻译,它是一条历史的线索,文化的踪迹,一头连接过去,一头通向未来。
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灵魂。文化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是可以落地生根的。
旅游规划就是发现、显现、重建历史文化的记忆和记忆的线索。新型城镇化,要注重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心,让历史生活在当代人生活中。
城镇化中要谨慎对待拆迁、合并,要以优秀的生命体建筑创建美好的生长型社区。
位于江苏无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马山的灵山胜境,由已故宗教领袖赵朴初先生亲自关心创建,并已逐步建设成为我国佛教的东南一大丛林、中国佛学的研究中心、世界佛教文化交流中心。
中国式城镇化,必须避免“拆”、“并”、“新”的路径。我们有3000年的城镇历史,却没有3000年的建筑;我们有100年的家乡故里,没有100年的家园;我们有20年的新区崛起,没有20年的老屋。这主要是因为大拆、大并、一味求新在作祟。
最近,我用4个月的时间,走了美国10个州,二十多个小镇。经过这段行走,我总结出,应该让城镇拥有生命,有生命的城镇只有生长过程没有毁建的轮回,只有社会变迁没有新旧更替。因此,我呼吁要让城镇自然生长。我相信,只要是自由生长的城镇一定是有生命的,也一定是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心,当然也自然会成为旅游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