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5、人口信息不清导致城市人口安全预警机制脆弱。
北京市现有人口基础信息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难以构建有效的人口预警机制。现有人口调控预警机制主要考虑了经济发展效率、资源环境承载力、社会风险和公共服务供给压力等四大类预警指数,但在具体的指标选择上对社会风险的考虑还不够全面,缺少具体有效的人口密度、人口动态分布等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口对城市安全的潜在影响,科学、灵敏、有效的人口与城市安全预警机制亟待建立。
6、人口计生工作面临重大转型。
近些年,北京市低生育水平持续保持稳定,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迈出坚实步伐,在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建设、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效。然而,从全市全局发展的角度来看,人口计生工作自身仍有四大难题需要破解:生育政策和利益导向机制亟待完善;人口工作综合协调沟通机制亟待强化;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体制机制亟待创新;家庭发展服务体系建设亟待推进。
对策思路:城业联动、 顶层设计、部门联动、“三为”服务理念、职能转变
针对2012年北京市人口发展的关键特点和重大挑战,我们认为,可以在四个方面推进北京市的人口服务管理工作。
1、坚持产业升级、城市功能调整“双轮驱动”人口管理,“城业联动”须“量水而行”。
在产业调整方面,逐步建立起产业退出机制和产业准入制度,着重淘汰调整低端产业,控制低级次产业吸纳流动人口的规模;在城市功能定位上,根据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方向和功能定位,统筹考虑中心城与新城的协调发展,强化“城业联动”,推动新城由“居住型”向“综合型”转变,合理布局各类各级公共服务设施,提高人口服务能力。同时,应“因地制宜,量水而行”,即要将水资源承载量作为支撑城市发展和人口规模的决定性因素,最终实现人口、产业、生态的良性循环。
2、强化人口管理顶层设计,建立分级分类人口有序管理长效机制。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不仅需要顶层设计,还需要建立制度化的“部门联动”。尽早建立以人口有序管理为导向的政策统筹协调机制和会商制度,降低因政策冲突导致区域流动人口过度聚集的政策成本,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行为,还原流动人口正常的就业成本和生活成本;强化以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为导向的部门统筹机制,降低因政策设计和执行漏洞导致人口流动成本费用不实的问题,例如,尽快出台违法居住和出租的处罚性法律法规等;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税收、规划、市场、福利、信息等各种手段,吸引人口主动登记和接受管理,实现人口有序管理。
在顶层设计的同时,还要对不同人群采取分类分级的管理措施,明确重点管理的对象和区域。对于流动人口,要寓管理于服务中,加快实施居住证制度并推进流动人口聚集区的拆迁改造;对于市内人户分离人口,可考虑给予一定补贴,鼓励实现人户一致,重点解决人户分离带来的社会管理问题;对于各级政府,应逐步明确其在人口管理中的职责和绩效考核标准,把经济增长指标同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指标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全市人口规模的适度发展以及人口分布和人口结构的优化。
3、树立“三为”服务理念,推进流动人口城市融合。
流动人口既贡献于北京的城市建设,又减缓了户籍人口的老龄化进程,但个人发展却遭遇体制障碍和政策壁垒。为了让流动人口共享北京城市发展成果,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相关部门应在做好“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控人”的基础上,向“民生为本、服务为先、融合为要”的“三为”工作理念转变。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与户籍管理、劳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等政策制度的衔接,形成部门协同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工作合力,真正实现流动人口经济立足、社会接纳、身份认同、文化交融的一体化发展。
4、加快人口计生部门职能转变,实现由“生育管理”向“生育服务”转型。
2013年推行的卫计大部制改革要求全面推动人口计生部门的职能转变。北京市作为长期处于超低生育水平的超大城市,应尽快实现“生育管理”向“生育服务”的转型。根据人群需求,调整人口组织管理方式,逐步完善特大城市的生育政策;继续贯彻 “幸福家庭,和谐人口”的核心理念,打造完整的人口与家庭公共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家庭发展能力;完善人口动态信息,使人口数据成为监测社会风险的重要风向标。
(执笔人:尹德挺 闫萍 杜鹃)
北京人口发展研究报告(2013)
核心要点
本研究报告重点对2012年北京市人口发展的关键特点和重大挑战进行了深入研究,基本判断:人口增速趋缓、流动人口占比增加、人口素质改善、出生率回升、少子化与老龄化并存以及核心区人口密度不降反增,人口问题对北京市的环境保护、经济转型、城市融合、社会管理以及城市安全带来巨大压力,同时,人口计生工作也面临重大转型。
本研究报告认为:未来应坚持产业升级、城市功能调整对人口管理的双轮驱动;强化人口管理顶层设计,建立分级分类的人口有序管理长效机制;树立“三为”服务理念,推进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合;加快人口计生部门职能转变,实现由“生育管理”向“生育服务”的转型。
阅读延伸
北京人口发展研究报告(2013)揭示了北京人口发展的一些具体特征:
户籍人口总量稳步小幅增长
2000年全市户籍人口规模为1107.5万,2012年增至1297.5万,12年间年均增长15.8万,年增幅基本稳定在14万至20万。2011年户籍人口年增量为20.1万人,创近10年来的最大值,而2012年为19.6万人,与2011年相比略有下降,这与北京市实行户籍指标调控人口规模等措施有关。
冀豫鲁来京流动人口多
从流动人口来源地来看,河北、河南及山东三省来京流动人口的比例最大,分别达到22.13%、13.91%和8.49%,其次是安徽、黑龙江、湖北和四川。可见,来京距离、流出地的人口规模以及剩余劳动力状况是影响北京市人口流入量的重要因素。
务工经商是迁移主因
从流动人口迁移原因来看,务工经商是主因,家属随迁居第二。2000年,流动人口“务工经商”的比例为67.6%,2010年该比例进一步上升至73.9%,且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在务工经商的流动人口中,“乡-城”流动比例很大,2010年为76.10%,“城-城”流动的比例为23.90%;从职业构成来看,流动人口在流动后实现了职业构成的“非农化”。
流动人口聚集于传统服务业
根据普查数据,“专业技术人员”的从业构成由2000年的5.32%上升到2010年的13.1%.不过,在京外来从业人员的职业构成依然以“商业、服务业人员”为主体,从业比例由2000年的43.16%上升到2010年的48.1%.从行业结构来看,2010年在第一、二、三产业就业的流动人口比例分别为1.5%、27.5%和71.0%.从行业小类来看,流动人口主要分布在批发零售业、制造业和建筑业,分别占29.5%、17.7%及9.2%.这样的就业结构与北京市存在巨大的相关就业岗位需求和就业机会密切相关。
少子化与老龄化并存
从少儿比例来看,北京市14岁以下人口,2000年为13.6%,2010年急剧下降为8.6%,2012年达9.4%.国际上通常认为,14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15%以下为“超少子化”。从常住老年人口比例来看,2000年北京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为114.2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8.4%,2012年为190.4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9.1%.
家庭户规模日趋缩小
从家庭户规模来看,随着少子化和老龄化的加剧,家庭户的平均户规模日趋缩小。2012年常住人口家庭户以二人户为主,占30.9%,其次是三人户占29.8%,一人户占22%.家庭户的小型化和核心化将对家庭养老和照料护理等产生重大影响。
户籍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
2011年户籍人口中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为14.1%,2012年进一步上升到14.6%,人数达到187.9万人。国际上通常认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4%,则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超过20%则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近些年,少子老龄化导致的养老问题逐渐由隐性转为显性,人口老龄化引发的社会经济问题将逐步凸显。(季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