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时代呼唤“工匠精神”
范嘉欣
//www.workercn.cn2016-03-24来源:江西日报
分享到:更多

  

  让更多“大国工匠”脱颖而出,让中国智慧为世界创造出更多、更新的文明财富

  前不久,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备受社会关注。

  “工匠精神”一般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秉承着这一理念的工匠,会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改善自己的工艺;他们对细节有很高的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总是努力想把产品的品质从99.99%提高到100%.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谈到“工匠精神”总会联想起瑞士手表。有些品牌的瑞士手表售价尽管要几百万元,却不乏物有所值的理由,你看那小小的机械表壳里有几百个零件,最小的细如毫发,一个顶级瑞士表匠全身心地投入对每一个零件精心打磨,一年只能制造出一块这样的手表,其中就体现出精益求精的态度。近代以来,伴随着几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工匠精神”日益受到世人的重视,不仅成为企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润滑剂,亦成为推动一个国家工业制造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动力。

  中国人有没有“工匠精神”?有!“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庖丁解牛的故事,向来为国人所熟知。而庖丁那一手神乎其技的解牛功夫,正是匠人在反复实践中掌握客观规律、追求精益求精的结果。再说大师级的工匠鲁班,他的创造发明使中国的土木工艺出现了崭新面貌,其制作的木工器械甚至能在一场战争中发挥巨大作用。还有被称为“样式雷”的雷姓世家,主持了200多年的皇家建筑设计,他们留下的作品中有不少成为世界级的历史文化遗产。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制造水平突飞猛进,其中也涌现出不少“工匠精神”的代表。比如,给导弹铸造“衣服”的“大国工匠”毛腊生,“39年,他只做了一件事——读懂砂子,铸好导弹”;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数控机加车间的钳工胡双钱,在35年里加工了数十万个飞机零件,没出现过一个次品;等等。

  然而,虽然中国人没有在“工匠精神”的发展历史上留空白,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在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之下,一些人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工业生产规模,把技术进步和质量提升摆在了次要位置,不仅漠视“工匠精神”,甚至对“较真”的人冷嘲热讽。当前,我国制造业存在大而不强、产品档次整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等问题,多少与“工匠精神”缺位、“差不多精神”显现有关,其不良后果体现在经济领域,就是部分消费者开始“用脚投票”,从而出现了一些国人到境外抢购马桶盖、电饭锅的尴尬一幕。这样的现实,一方面提醒我们要加快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生产出更多高技术含量、高品质的产品;另一方面也启示我们要重视对“工匠精神”的塑造和培育,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国内的工业制造水平,让“中国制造”彻底摆脱“中低端”的形象。

  时代呼唤“工匠精神”,因为它是制造强国的一面旗帜,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所必需的精神营养。要让“工匠精神”成为价值取向,不仅需要我们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敬业、严谨、创新、精益求精的理念,更重要的是营造出有利于塑造和培育“工匠精神”的制度环境。比如,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我们要建立和完善人才保障激励机制,通过荣誉授予、现金奖励、股权激励等多种方式来提升产业工人在爱岗敬业、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全社会摈弃“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错误观念,进而形成敬重产业工人、崇尚创业创新、追求产品质量的良好社会氛围,如此才能让更多“大国工匠”脱颖而出,让中国智慧为世界创造出更多、更新的文明财富。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