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以良好网络舆论生态凝聚共识
上官酒瑞
//www.workercn.cn2016-06-23来源:中工网—《劳动新闻》
分享到:更多

  

  网络已改变了中国变革社会中的舆论格局,网络舆论生态治理也越来越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领域与影响变量。必须不断提高发展和治理能力,推动网上网下协同治理,建立健全有效化解分歧、缓释矛盾、整合意见的常态化、程序化制度机制。

  在中国社会利益结构、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化、多样化的条件下,舆论生态是否健康有序,各种意见能否有效整合包容,多样诉求能否充分理性表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共识能否达成,即能否找到“最大公约数”。这样,建设良好舆论生态的过程,也就是在尊重差异、多样、分歧的基础上,不断寻求共识、拓展共识、增进共识的过程。网络变革舆论生态

  网络沟通具有互动性、快捷性、平等性等特征

  中国社会已经步入了网络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升级、网民规模的不断扩大,网络在信息流通、集聚、共享,在诉求表达、意见沟通、民意吸纳等方面的平台功能日益凸显,越来越成为社会舆论发生与传播、扩散与发酵、加工与再造的空间。近年来,网下发生的各种热点、焦点、疑点问题和突发事件,都会转移至网上,并快速传播、扩散,演化为网络舆论,甚至一些舆论在网络空间被“无中生有”地制造出来。显然,网络已改变了中国变革社会中的舆论格局,塑造着党和政府治理的新内涵新环境,而网络舆论生态治理也越来越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领域与影响变量。

  网络沟通具有互动性、快捷性、平等性等特征。它传递原生态的社会情绪、诉求和意见,为政府提供了问需、问计、问政于民的窗口,为发现、甄别、回应、疏导民情民意搭建了及时、平等对话沟通的平台,有助于消除隔阂、缩小分歧、化解矛盾、增进共识,形成良好的网络舆论生态。但是,互联网发展造就的是一个复杂的“人造”生态,它可能是正能量的扩音器,也可能是负舆论的搅拌机。

  如果说在前互联网条件下,舆论生态主要是在政府(媒体)—民众二元互动中促生的,那么在互联网环境下,则是在政府—媒介—民众三维沟通中形成的。而网络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媒介格局,让小角色、小人物、小百姓都成了“麦克风”、自媒体,享受着“均等”的话语权,成为舆论场的参与者、传播者。特别是微博微信的出现,更进一步降低了这一门槛。

  同时,与其他舆论不同,网络舆论生态有其独特性。这表现为:话语权配置“去中心”,言论表达“无忌讳”,信息传输高速、扁平化,议程设置自下而上,话语表达后现代等。这意味着,有7亿人参与的中国网络舆论场是一个各色人等聚集的公共空间,是一个热情表达、激情参与的“广场政治”。情境往往是:广场的“政治家”即那些能言善辩的“意见领袖”,公开发表观点、表达见解,其观点和主张会被其他网民即听众,广泛接受并得以传播。而中国网民结构又具有年轻化、“草根化”特征,他们借助网络平台聚集起来之后,在不自觉地融入“广场政治”所营造的舆论氛围过程中,情绪很容易被感染,变得急躁、冲动,甚至偏执、极端,表现得从众、盲目。这也是群体心理学研究中集群行动的一般规律。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原则

  建设良好舆论生态,最关键的是要平衡“一”与“多”的关系

  不少事实说明,在中国的网络世界,围绕特定公共事件讨论和表达的各种观点、意见与诉求,其理性水准难言很高。如果政府部门在聚光灯下对事件处置态度模糊、有意无意隐瞒信息,介入时机失当、举措不力,那么哪怕是部分颇具正能量的事件在“涟漪效应”“沉默螺旋效应”等网络信息传播规律的作用下,其信息也会失真失实,或被加工再造,被歪曲放大、娱乐化、再框架化;或成为情绪化的“怨恨”排泄,呈现为“想象的征服”;或被“民粹”绑架,滋生“语言暴力”;或发酵“翻转”,演化为负舆论,甚至移至网下,伤害社会秩序。这样的舆论生态,如任其大行其道、“野蛮成长”,意见整合、共识凝聚就会愈加困难。就此而言,网络舆论生态治理就具有紧迫性与必要性。

  近年来政府开始提倡互联网思维,对网络舆论主战场的认识更为清晰,舆论危机处置能力也在增强。特别是在网络规则初步建立、大量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兴起、网络规制力度加大、管网用网水平提高、新旧媒体融合进程加快等因素的影响下,网络舆论格局已出现了积极变化,网络舆论生态治理成效初现。但也有一些政府官员还是习惯于“被动应对”,采取“拖堵封删”等行政化、短期化甚至暴力化措施。这已被证明是无益于网络舆论生态改善的,并可能引发“逆反”情绪,让舆论生态更加恶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就中国国家治理来说,在网络舆论场中凝聚共识、达成一致是必要的,让不同声音和观点存在也是必要的。建设良好舆论生态,最关键的是要平衡这“一”与“多”的关系,而“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对广大网民,要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对建设性意见要及时吸纳,对困难要及时帮助,对不了解情况的要及时宣介,对模糊认识要及时廓清,对怨气怨言要及时化解,对错误看法要及时引导和纠正。”尤其是,来自网络舆论场中的质疑、批评和监督声音,无论是善意的还是忠言逆耳的,都应当倾听,并最大限度地包容、接纳,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那种寄希望于每个网民都有理有据发表高质量言论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幻想;那种习惯限制思想、钳制言论,动辄“抓辫子扣帽子打棍子”,试图让网络舆论场只有“一种声音、一个调子”的做法,更与已经非常复杂多元的现代社会是背道而驰的。总之,网络舆论生态治理展现政府形象与政治胸怀,这要有政治智慧,掌握“平衡术”,以不扼杀网络活力为限度。相反,包容“歧见”,维持网络“生机”,用好网络“智库”,也正是治理网络舆论生态的题中之义。

  网络舆论生态治理需多管齐下

  当然,网络也不是法外之地、法治盲区。权利与责任密不可分,任何网络舆论参与者,在享有发布言论、表达诉求、传播舆论权利的同时,也必须承担维护网络舆论健康有序的责任,应坚守法治底线,维护国家意识形态权威。对那些搬弄是非、颠倒黑白、造谣生事、违法犯罪者,或是利用网络舆论鼓吹推翻国家政权、煽动宗教极端主义、宣扬民族分裂思想、教唆暴力恐怖活动等言行,都必须依法进行规范和管控。如果能将网络舆论场建设成为一个尊法和遵法的“法治场”,并逐步树立一套与网络舆论特性相契合、与中国政治结构相适应的“政治正确”,那么这就为建设良好网络舆论生态、凝聚社会共识划出了明确的、不可触碰的“红线”和边界。

  还要强调的是,网上政治与网下政治成反比例。中国网络政治在大多情况下是压力型的。正是因为网下意见表达、沟通渠道还不够畅通,或是人为堵塞,言论传播受阻,民众与民情、民意才涌向网络。坊间流行的“上诉不成上访,上访不成上网”就揭示了这一点。这就是说,网络舆论生态不良、共识度偏失,需要在现实社会与政治生活中寻找原因,网络空间存在的很多问题是中国转型发展中存量、增量社会矛盾问题在网络舆论场的集中呈现。正因此,要建设良好的网络舆论生态,让网络空间成为人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就必须不断提高发展和治理能力,推动网上网下协同治理,建立健全有效化解分歧、缓释矛盾、整合意见的常态化、程序化制度机制。这是在多元舆论场中不断拓展共识、增进共识、凝聚共识的根本之道。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