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道德评价泛化 法治意识缺失
//www.workercn.cn2014-07-14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主持人 黄月平

  话题嘉宾

  刘作翔(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

  黄明理(河海大学哲学系主任、教授)

  王俊秀(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

  公方彬(国防大学教授)

  涂少彬(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话题缘起

  培养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项任务,需要切实重视。近些年来,在社会舆论领域尤其是网络空间存在一种突出的现象,即遇事往往把目光聚焦于道德,看待社会中的问题和事情,不分事由、不查事实、不辨事理,片面地将道德评判绝对化、极端化,似乎道德问题是其它社会问题形成之源,道德导向成为解决所有社会问题的根本,甚至出现了“道德掩盖事实”、“道德绑架常识”、“道德挟持司法”、“以道德审判代替法律”等现象。这种泛伦理思维夸大了道德的功能,是法治思维缺失的一种表现,妨碍了在社会中探寻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对此,本刊特邀请专家从社会学、伦理学、法学等学科视野谈谈道德泛化产生的社会原因、背景、历史渊源及社会影响,并深入辨析道德及道德评价与社会心态、法律等方面的关系,以期为我们客观、理性理解社会问题和培养法治思维提供理论支持。

  道德化评判这一思维方式正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成为民间社会舆论中一种主导性话语和态势

  主持人:近些年来有一种现象非常突出,即遇事过分进行道德评价,尤其在网络上,人们的道德评判更加活跃,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涂少彬:近些年来,人们常能在网络上发现这样的现象,许多网民看新闻,只看标题不看内容就对新闻事件进行道德评判。很多网民留言直言不讳,讲只看新闻标题便看帖跟帖,对新闻本身并没有多少兴趣,并以此来发泄个人道德上的好恶,这种道德评价的偏好和过剩现象是一种道德泛化或者说是泛道德主义。

  一些网站也深谙网民的这种道德评价偏好,也对这种道德泛化评价现象推波助澜,它们常将宝马、富二代、农民工、边缘群体等关键词作为新闻标题来吸引网民,进而“占据”道德制高点,对新闻事件进行道德评判,却鲜于提供理性分析产品。

  公方彬:当下中国,几乎每一个人都是道德裁判,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抨击他人和社会不道德,而生活中自己似乎又很难避免,甚至主动做出不道德的行为,且较少受到良心的谴责。这样下来,一方面会造就双重人格,另一方面把大众带入集体审丑的狂欢。比如,人们似乎更乐于看到不道德现象,同时想象一切都在不道德之中,并给予道德评判以显示自己的道德优越感。这就是每当不道德事件发生后,立即泛社会化的原因。

  黄明理:泛道德化评判的基本特征是,在道德外延上将非伦理现象伦理化;在道德评价标准上理想主义化和双重化;在道德批判方法上将特称判断全称化。尤为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思维方式正在渗透到整个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道德沦丧论、政治审丑论、经济崩溃论、文化虚无论、社会生活黑暗论等不绝于耳,这些论调大有成为世俗主导性话语的态势。如果任由泛道德化评判思维蔓延,会构成实现中国梦的消极精神阻抗。因此,必须深入研究泛道德思维形成的原因,以便培养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同时为公民道德建设营造健康氛围。

  法治思维与理性思维是一种专业能力,并非人人都能拥有,而非理性和情绪化的道德评价又恰恰能得到众多类似感受人的接受和共鸣,更易于广泛传播

  主持人:当前民众道德评判泛滥,而鲜有运用法治思维,客观理性看待社会问题相对不足,原因何在?

  涂少彬:道德评价是一种自小便从家庭与社会中习得的人事评价方式。这种方式简单易学,人们几乎不用付出金钱与时间成本就能够进行,这是道德评价泛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正是这种原因,几乎人人都拥有成为口头道德卫士的能力。在网络时代,这种能力成了网络键盘道德卫士的能力。

  法治思维与理性思维也是一种能力,不过这种能力的习得成本相对较大。讲法治思维首先要懂法,而法不是人人都懂的。在大学里,学生们要耗费四年的时间与不菲的金钱成本才能习得法治思维。

  王俊秀:作为价值观一部分的道德观,并非与理性或法治观截然对立,这种非理性基本上是源于自我中心的道德观。不能理性看待问题的原因有多种,其中一个方面就是缺乏客观理性思维和评价的能力,普通受众这样,一些缺乏专业能力的媒体人也如此,因此他们可以用来评价事物的标准就是自身感受的好恶,也就是他们的道德观。这种好恶判断就是感性的、情绪化的,而这种非理性和情绪化又恰恰能得到众多类似感受人的接受和共鸣,成为传播的基础。为了销量、收视率、点击率,媒体主动迎合,使之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道德泛化其实也是一种心态失衡,是价值观缺乏社会共识的折射

  主持人:道德泛化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心态?

  涂少彬:当前我国处于转型时期,一些人觉得自己的社会境况与预期相比不够理想,心态上存有被剥夺感,进而出现阶层怨恨、焦虑浮躁、暴戾哄闹、嬉皮放任等失衡的社会心态。而这些失衡的社会心态使人们习惯性地运用道德来对社会进行自我防卫,通过道德评价上的发泄,对自己进行道德上的自我拔高、自我补偿与自我满足,进而重建心态平衡。

  上述心态的失衡一方面与转型社会的利益分配缺陷有关,也与社会成功的定义与评价机制的缺陷有关。当前我国社会成功的含义单一化,金钱与财富几乎成为定义成功的唯一要素,而这种单一化的成功评价机制使人们的被剥夺感更加强烈。当面对富裕阶层中一些人的浮夸与炫耀时,人们便对这些阶层进行道德贬低来实现自我防卫与自我安抚;同时,人们对弱势群体也会有一些道德上的评判,这种评判则是力图建立起自己道德上的优越感。

  王俊秀:我在去年出版的《社会心态蓝皮书》的总报告中曾经讲过,当前社会价值观共识难以达成。这种所谓的“泛道德化”其实也是缺乏共享价值观,缺乏社会共识的体现。人们判断事物的标准来自各自的价值观,道德观是价值观的一个方面,但是由于中国处于快速转型和社会变革中,利益多元、利益分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中西方文化、不同地域文化对人们的影响不同,加上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每个人的道德观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对于什么是符合道德的,什么是不符合道德的评价标准不同,甚至可能是相反的。这就反映为人们对于和自己不相一致的价值观念的声讨和审判。另一方面,人们对于不同对象在道德标准的衡量上是不同的,是有远近亲疏的,是不能做到公平对待的,突出的表现就是用严格的道德标准要求别人而放任自己。

  道德泛化也含有道德期待,同时也赋予了道德自身的难以承受的社会功能

  主持人:道德泛化现象既然存在一定的现实基础,那是否也反映了当下中国在转型期的某种诉求?

  黄明理:在人们普遍渴求道德生活的这一背景状态下,不仅对道德现象极其敏感,而且还习惯于给社会生活、活动都抹上道德的色彩,并过于强调道德的社会调节功能,社会问题和人际矛盾的解决过于倚重人的道德良心,从而对他人和社会总是有着更高的道德期待。因此,对泛道德化批判不应当仅仅从消极和负面意义上予以解读,它在当下中国的盛行也是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我国社会在进步发展。

  尤其是,泛道德化评判也是一些人对目前解决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别无良策时无奈的选择。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的大转型、利益的大调整和观念的大转变,这些转型、调整与转变首先需要法制等刚性力量的规制,可是,由于法制具有相对稳定性,它对日新月异的新兴利益关系的规范往往还具有滞后性和难以自洽性(如出现自相矛盾或存在极大负面影响),其调节的效力和内在权威性不高。同时,由于旧道德规导力减弱,新道德正待艰难成长,出现了暂时的道德无序和真空带。此时,较为紊乱的社会秩序和人们内心的矛盾与困惑又比较集中地通过道德生活这一社会生活的窗口表现出来,道德问题成为社会持续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好像道德问题是其它社会问题形成之源,道德导向成为解决所有社会问题的根本。因此,人们便对道德的改进与改善给予了更多的期盼,赋予了道德自身所难以承受的社会功能。

  道德评价的理想化思维传统以及儒家的德性论、人治论是当今道德泛化现象的重要历史文化渊源

  主持人:在传统儒家的礼法思想中,其实就弥漫了一种泛道德化倾向,能否谈谈儒家文化对泛道德化有哪些影响?

  涂少彬:儒家文化是一部道德文化,这种文化曾广泛地渗透于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中国古代各个王朝的法律制度主要是以儒家的道德信条为其价值观与基本原则的。在法律出现漏洞的时候,儒家的道德信条甚至可以直接用来进行审判。

  尽管当今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儒家道德文化的发展有着自身的社会伦理、心理与经济逻辑,这些逻辑有着自我演变、维护与发展的功能,它能使得当今社会仍然难以完全与传统的儒家道德文化进行切割。可以这样说,儒家的道德文化信条是中国社会道德泛化现象的文化底色。

  黄明理:儒家传统文化习惯于以道德来规定人的最高本质,《中庸》说:“仁者,人也。”因而不仅以德修身成为人生的要务和终极目的,而且,纵然个人的角色是多样和变化的,其追求是多元的,评价方式和标准也应当是多维度的,不过,千种评价、万般变化都不离其宗,道德评价是众多评价中具有统摄性的最终评价。而一般地说,道德评价本身是无法量化的,我国传统道德并未明确地区分出道德由低至高的层次性,道德的修炼变成无止境的过程。成圣虽然不可企及却又是为人所必须追求的理想境界,这样一来,便形成了人的言行评价的道德化和道德评价的理想化思维传统。这一思维传统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以致在当代,它仍然在左右着人们。然而,普通人作为被评价者,在理想主义化的标准面前自然是道德上的不合格者。尤其是,在缺乏主体性与理性反思文化传统的不少中国人那里,自我与他者成为两极分离的存在,他者只是道德评价的客体,自我却永远都是道德评价的唯一主体,掌握着评判他人的高大全的道德标尺,自己却始终拥有道德上的豁免权。所以,道德忧虑之因总是来自他者而不是自我。

1 2 共2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