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赓续红色基因,焕发扶贫“精气神”
——“脱贫攻坚”系列时评(7)
王庭美
//www.workercn.cn2016-07-26来源:安徽日报
分享到:更多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时深情地说,老区人民为党和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特别是不能忘了老区,要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殷切关怀,拳拳之心,对老区各级党员干部,既是千斤重责,更是巨大动力,老区扶贫要赓续红色基因,善用红色基因,焕发扶贫活力。

  老区脱贫任务重,但事在人为、事靠人为。大别山革命老区是红军的故乡,最大的“优势”就是骨子里浸润着红色基因,这是老区的“传家宝”。全面实现小康,老区要赓续红色基因,助力扶贫攻坚。

  赓续红色基因,要善用老区精神焕发扶贫“精气神”。要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老区的贫困现状,既要看到现阶段差距,也要看到老区的优势,比如民风淳朴、环境优美、资源丰富、提升空间大等。扶贫干部要弘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扎根基层,吃得了苦,耐得住寂寞,常到田间地头,与困难群众打成一片。发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苦为乐,奋发向上,迎难而上,增强带领群众实施扶贫攻坚的信心。发扬大无畏革命精神,调整心态,克服畏难心理障碍,排除万难、勇打胜仗。弘扬打持久战精神,以昂扬的斗志、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全身心投入到扶贫攻坚中去。践行实干精神,干在实处,把扶贫攻坚当作培养干部、锻炼干部、考验干部的“试炼场”,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怀着对老区人民的深厚感情投身火热的扶贫战场,扔掉“官架”,丢掉“官腔”,倾听百姓需求,深挖当地优势,按照对象、目标、内容、措施、考评等“五个精准”要求,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扶到点上、扶到根上,锲而不舍扶好贫。

  赓续红色基因,要善于挖掘红色资源,闯出新路,干出特色。红色年代搞革命要敢干、勇干,和平年代搞建设要善干、科学干。理清思路,老区脱贫至少要做到“三个结合”。把扶贫工作与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大力改善贫困地区村容村貌,让贫困群众拥有宜居环境。调动社会力量,发动群众尤其是乡贤和村民共同参与,齐心协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打造一批设施齐全、生态优美、特色鲜明、生活富足、乡风文明的新农村综合体,实现建成一个新村带动一片脱贫。把扶贫工作与培育产业、创新创业结合起来,建立脱贫长效机制,发展“一村一品”,推进产业扶贫,提升集体经济效益,带动贫困群众就近就业、增收致富。尤其要立足红色品牌,深度挖掘红色资源、绿色资源,做大做强旅游蛋糕,形成品牌优势,同时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把基础设施建起来,夯实旅游产业发展基础。发扬自力更生精神,鼓励贫困户抓住政策机遇创新创业,激活扶贫的内生动力。尤其是利用好 “互联网+”这个平台,大力推进电商扶贫,搭建起产品、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把扶贫工作与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结合起来,推动更多公共服务资源向贫困地区延伸覆盖,让贫困户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