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网络排行,实为捞金;网上百科,错漏百出;网站搜索,以价排名;网来网去,内容克隆;网络产权,保护不力。网络内容建设怎样引导、如何规范、谁来监管,诸多问题需要及时解决。
我们在现实中买东西讲究“货比三家”,而网购时代,除了在网络上“货比三家”之外,还习惯看各种“排行榜”“畅销榜”
“信誉榜”来作为自己购物消费的参考和依据,以此节省自己选择商品和服务的时间与精力。但是很多消费者可能没有想到,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所谓“排行榜”“畅销榜”里面水分十足,真实度却严重欠缺,正所谓“畅销榜”里无畅销,“信誉榜”里缺信誉。
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出于信任的心态,按照各类网络排行榜去买东西,最后却是多花了钱,买到的东西质量还不高,甚至根本就是假冒伪劣产品。当前各种“网络排行榜”的乱象,不仅让消费者无所适从,难辨真假,更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导致一些坚持诚信经营的网络商家利益受损,而各种以打造“网络排行榜”获利的个人或企业,也逐渐演变为网购市场上的一颗毒瘤。
按照业内人士的说法,目前网络上的各类“排行榜”不仅已经渗透到了家居建材行业等领域,食品、服装、图书、家电、汽车等诸多行业也被囊括其中。而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排行榜主要由两类构成,一是在一些论坛、网站推出的某项商品的排行榜;二是一些专门以“打榜”为主要业务的网站制作推出的排行榜。但无论是哪一种,基本上都会涉及到花钱买榜、雇人刷榜等现象。换句话说,不管商品质量优劣,也不管服务是好是坏,谁给的钱多,谁就会上榜;谁给的钱多,谁就会排在前面。
更加令人担忧的是,一些本来坚持诚信经营的网络商家和品牌,在层出不穷的“买榜”黑幕面前也招架不住,为了市场和生存,也不得不委曲求全,去花钱买榜。到了最后,花钱买榜的商家获利了,那些收钱制作和发布榜单的人也赚得盆满钵满,但真正受损的却是广大消费者,以及那些坚持诚信经营,不愿意花钱买榜的商家和品牌。
要想扭转这种“排行榜”乱象,实现网络购物市场的风清气正,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则,网络排行榜的运营平台,理应把基础业务和增值业务分开,排行榜的排名一定意义上具有社会属性,一味趋利会伤害消费者利益,从而损害网站信誉。二则,协会、行业、联盟等社会机制应发挥作用,树立行规,公开评选标准,完善游戏规则。比如协会可以对商家的不良行为有所制约,还可以完善排名准入机制,促进排名机构规范运行,不能鱼龙混杂。三则,国家需要尽早出台相关法规,用法治手段强化治理,让网络排行榜纳入法律监管之内。
工作研究:构建与自贸试验区建设相融合的工... | 2014-12-09 |
大学排行榜的公信力不能靠“吹” | 2014-12-09 |
2015两会“对焦点”——老百姓眼中的改... | 2014-12-09 |
语言创新当守规则 | 2014-12-09 |
发力“互联网+” 推动邮政转型升级 | 2014-12-09 |
你在读书,谁在读你? | 2014-12-09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走好网络群众路线 | 2014-12-09 |
网络打假应创新思维 | 2014-12-09 |
遏制网络恶俗传播不能手软 | 2014-12-09 |
非洲智库发展与中非智库合作 | 2014-1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