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四库书楼法天一
//www.workercn.cn2013-11-14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更多

  

文渊阁外景

  鲁 颖

  2013年5月,故宫的文渊阁首次对外开放,这座乾隆时期著名的皇家藏书楼得以展现于公众。文渊阁作为七阁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保存完好,地处深宫禁地,第一份完成的《四库全书》曾庋藏于此。文渊阁是乾隆皇帝仿照江南著名藏书楼天一阁,以“天一生水”为理念进行建造的,外观色彩风格与宫中的其他建筑有很大差别,由于每年春秋的经筵赐茶举行于此,因此文渊阁的内部装修与陈设也具有独特的风格,是乾隆时期官方建筑的典范之作。

  文渊阁之名始于明代,其阁亦始建于明代,系中秘藏书之所,从文献记载来看,南京、北京宫中均建有文渊阁,在左顺门外的东南角,位于宫城巽隅。可惜南京和北京的文渊阁均毁于火灾,所藏之书几为灰烬。

  清承明制,清代也设三殿三阁大学士,但是其中的文渊阁却有名无实,乾隆皇帝拟在内廷存放第一份告成的四库全书,沿袭明代文渊阁的旧名,认为“内阁大学士之兼殿阁衔者尚存其名,兹以贮书所为,名实适相副”。在地点的选择上,建在文华殿区域的主敬殿后明圣济殿(祀先医之所)旧址,文华殿为经筵召对之所,文渊阁的修建,加强了文华殿区域的文化功能,与西面修书刻书处武英殿遥相对应,在外朝东西形成国力强盛、盛世文治之景象。

  文渊阁的修建是以江南著名的藏书楼——天一阁为模本。天一阁肇始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由当时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到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皇帝下诏开设“四库全书馆”时,已有200余年历史。其被清廷所关注,是在乾隆皇帝下诏访书之时,乾隆三十八年三月十九日上谕:“闻东南从前藏书最富之家,如昆山徐氏之传是楼,常熟钱氏之述古堂,嘉兴项氏之天籁阁,朱氏之曝书亭,杭州赵氏之小山堂,宁波范氏之天一阁,皆著名者。” 由于天一阁在应诏献书时积极响应,所献书量多质精,被赐予《古今图书集成》一部。听闻天一阁建造纯用砖甃,不畏火烛,自前明相传至今,并无损坏,对于承载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宏伟目标的藏书楼,乾隆皇帝自然希望垂范永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六月,乾隆皇帝委派杭州织造寅著前往宁波亲自询查,烫成准样,开明尺丈呈览。寅著的覆奏及图纸,清晰明白地向乾隆皇帝传递了天一阁的建筑风格和理念,天一阁的修建理念源自《周易·系辞》郑玄的注,“天一生水于北,地六成水于北”。

  天一阁是一座重檐硬山顶、砖木结构、六开间的二层小楼。楼下六间一字排开, 分别加以隔断; 楼上西侧为楼梯间, 东侧一小间空置不用, 居中三大间合而为一。实际上是以楼下隔断为六间,楼上通为一大间的建筑格局, 来体现“天一生水, 地六成之” 的寓意。外观装饰具有南方民间建筑的特点,柱子漆成黑色,还有大量的厌胜手法,特别在阁顶及梁柱上饰以青、绿二色的水锦纹和水云带,整体装饰以冷色调为主,十分素雅。阁前凿池蓄水, 以防不测。从观念和实际的操作中时刻贯穿防火的理念。同时制定严密的制度并以“不与祭”的族规形式使后代得以恪守,种种措施使得天一阁及藏书历经数代至乾隆拟建四库藏书楼时,未有火患。

  历代的书厄中最大莫过于火灾,为了避免重蹈前朝文渊阁的命运,“天一生水”的理念深深地吸引了乾隆皇帝,紫禁城的修建是以《周易》为主旨思想,而天一阁的建筑理念也是《周易》“天一生水”的体现。在北方四阁的修建中,按照乾隆皇帝的谕旨,均仿天一阁之制,即“书楼四库法天一”。文渊阁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始建, 在北方四阁中是第三个开工建造的,翌年即建成,坐北朝南,在建筑规制、建筑功能和理念上,均效仿天一阁,在外观上也分上下两层,面宽34.7米,进深14.7米,下层于台基上,前后均建走廊腰檐,上有槛窗一列。阁的基层用大城砖叠砌,铺以条石,朴实无华。阁上下俱面阔六间,与紫禁城宫殿建筑面阔以奇数开间、形成以明间为中心的对称布局形式截然不同,成为宫中唯一按偶数设计的建筑特例。但是为了和前面的文华殿保持在同一中轴线上,文渊阁仍采取以明间为主,面阔最大,次间、稍间依次缩减的方法,并在五间主房的西侧设计面阔仅为2.1米的楼梯间,从而形成了面阔六间的格局,使文渊阁的中心向西偏离文华殿、主敬殿中轴线1.05米,由于楼梯间面阔很小,不足稍间的1/2,明显处于附属地位。这样整个建筑的布局还以明间为中心,既符合封建社会居中为尊的思想,满足了宫廷建筑规制的要求,又不违背仿天一阁阁制的圣谕,同时又很好地解决了上下楼的垂直交通问题,从而形成了宫殿建筑群中别具一格的平面布局形式。

  在外观上,为符合藏书楼的礼制功能,文渊阁一改宫中黄瓦红柱之风格,大量采用厌胜的手法,以冷色调为主,是其突出的特点。以灰色水磨澄泥砖墙代替红墙,屋顶一改皇家建筑的黄琉璃瓦,采以黑色琉璃瓦,绿色琉璃檐头,建筑术语叫“绿剪边”,阁顶正脊上饰以紫色云龙纹雕饰,再镶以白色线条的花琉璃。柱身改为深绿色,槅扇、槛窗为褐黑色,外檐额枋的彩画一改传统的金龙,而采用清新的苏画,为了显示建筑的功能,图案绘河马负书和翰墨卷帙,并以波涛流云为点缀,山墙汉白玉石券门琉璃门罩的正脊上亦雕刻有四册线装古书,寓意四库全书。

  阁前是一横向庭院,凿一方池,引金水河水流入,池上跨一南北向石拱桥,玉石栏杆,石桥和池子四周栏板都雕有水生动物图案,灵秀精美。院中遍植松柏,呈现出一派幽雅深邃的园林气氛。阁后及西侧,取太湖秀石叠堆成一小山,在寻史之地,山峦既深壑平远,又玲珑翠秀,别有一番景致。山后垣墙辟门,以通内外。门外稍东旧有直房数间,为直阁诸臣所处,今无存。

  阁东侧建有一座碑亭,四脊攒尖,翼角反翘,盔顶黄琉璃瓦,造型独特,这是宫中唯一的南式建筑,也是宫中唯一的一处碑亭。亭内立有石碑,高5.5米,宽1.38米,正面用满汉两种文字镌刻高宗御制《文渊阁记》,背面刻赐宴御制诗。亭内上有玉做双夔龙寿字天花彩画,为乾隆时期彩画的典范之作。御碑亭的设置是文渊阁与天一阁的重大区别之一,七阁中也仅有北四阁建有碑亭,反映了古代社会严格的等级差别。碑亭的修建要晚于阁至少6年以上,碑阴所刻的御制诗为乾隆四十七年为庆祝第一份《四库全书》抄录告竣设宴赏赐而作,因此碑亭的整体设计与色彩风格都与文渊阁主体建筑相距甚远。

  文渊阁在宫禁一片金碧辉煌中,古朴典雅、宁静肃穆,作为宫中唯一一座藏书楼,在乾隆皇帝的直接授意下,因地取景,在紫禁城中独树一帜,呈现典雅静谧的园林景象。

  文渊阁地处紫禁城中,要遵守官式做法和体现皇帝的权威,也为了和周围的建筑风格相统一,因此改为歇山顶,像是文津、文源、文溯,因地处行宫或休闲之所,相对较为轻松,就仍采用民间的硬山式。文渊阁以宫式做法为基础,并做了创造性的改变,但南面的腰檐依九檩楼房式样,前后两面廊墙,砌有墀头抱厦式的排山博缝。廊东西两头,各有券门,可以出入。阁的侧立面,外形下丰上锐,显得歇山式屋顶既玲珑又稳重,整个造型优美、典雅。

  除了在外观的一些改进外,文渊阁和天一阁最大的差异在于内部构造的改进,主要是考虑到书籍的储藏量的增加。建筑之前,设计者首先对藏书数量和建筑面积的对应关系进行了周详的考虑。《四库全书》每部分装3.6万余册,纳为6144函,加上《古今图书集成》和《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考证》等书,总共多至6700余函,比天一阁藏书多出一倍以上。因此设计者为了沿袭了天一阁上下六间、各通为一间,暗合六之成数的作法,而对内部结构予以很大改进,采取了明两层、暗三层的“偷工造”法,即外观重檐两层,实际上却利用上、下楼板之间通常被浪费的腰部空间暗中多造了一个夹层,全阁上、中、下三层都能用来贮藏书籍。下层中间留出广厅,高贯两层,正殿两侧储藏《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考证》和《古今图书集成》,左右稍间储藏《四库全书》的经部20架;中间一层储藏史部33架;上层储藏子部22架和集部28架。既充分利用了空间,又节省工料,体现了清代宫廷建筑师们在工程设计和建造艺术上的深厚造诣和高超技巧。不仅符合 “天一生水”的修建理念,功能上又增加了内部的储书量,二者很好地达到了统一。但是由于夹层没有采光,遇有天气不好时,不借助烛火,寸步难行,且大厅上方的走廊非常狭窄,书架又较高,很难取阅,仅适合存储。

  为了嘉惠艺林,彰显“一代收藏”之重责,乾隆帝除了修建北方内廷四阁之后,又下令在人文渊薮聚集的江浙地区建立文汇阁、文宗阁、文澜阁,可以说七阁的建成标志着乾隆时期的文化基业达到了顶峰。文渊阁由于地处宫禁,而其所藏之四库本校勘最精,因此一直被认为是清代官方藏书楼的典范。其余几个阁有的毁于战火,有的重新翻修,失去了原来的面貌,文渊阁依旧保持着当初的建筑风格,它精妙的建筑构思、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为我们重现了乾隆盛世的景象。

  (作者单位:故宫博物院书画部)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