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2012年,内地电影票房突破170亿元,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然而,与此同时,去年生产的近900部电影中,仅200余部登上大银幕,剩下的600余部电影默默无声。其中,艺术电影不在少数。
每逢电影上映黄金档期,就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商业大片占据电影院的半壁江山,剩下的“蛋糕”则被一些富有话题性的中低成本商业电影瓜分殆尽。而艺术电影让人难觅芳踪,好不容易挤进影院,遭遇“一日游”的尴尬也绝非少数。
勇夺多个国际奖项的《钢的琴》遭遇票房一片“惨绿”,入选国家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的影片《岁岁清明》也没能真正进入市场。如今,来自《岁岁清明》同一团队创作的《兰亭》尽管已经拥有好口碑,发行却依然举步维艰,这不得不让人发问:这难道就是艺术电影的宿命吗?巨大的国产电影市场能否给艺术电影留一些席位。
这一现象说明目前我国的电影市场还不成熟。中小成本影片中,只有喜剧、惊悚、爱情等少数几种商业类型被院线选择,大家看电影还是以休闲娱乐、寻找刺激等诉求为主。另外,艺术电影通常没有充足的资金进行宣传发行和市场推广,在注意力经济的时代,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与话题性强、在上映前就已吸引众多眼球的商业片相比,艺术电影自然处于劣势, “查无此片”常常使本就属于小众的艺术电影爱好者心灰意冷。面对进口大片和国产商业电影,观众只能“被选择”甚至“无从选择”。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我国艺术电影的生存困境。
众所周知,艺术电影因其实验性、先锋性,在拍摄风格、手法上时有突破。艺术电影就像一块试验田,为商业电影源源不断地提供灵感和素材。如今那些进入“亿元俱乐部”的国产电影导演,包括张艺谋、陈凯歌和后来的姜文、张一白等都是从艺术电影起家的。有专家指出,没有艺术电影的探索,主流的商业电影,甚至整个电影产业都有停滞不前的危险。
要为艺术电影留下一些席位,除了加大拍摄成本投入、加强人才培养,更重要的是保障放映渠道。为观众创造更多的接触和认识艺术电影的机会,才能逐渐改变观众的观影习惯,提升观众的观影品位。遗憾的是,中国还没有真正成熟稳定的艺术院线,更没有形成艺术电影的放映氛围。当代MOMA百老汇电影中心是北京唯一一家艺术影院,上海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影院。但上海电影节期间的艺术影片展映一年比一年火爆,说明市场对艺术电影是有强烈需求的。
近年来,京沪两地先后出现了由单一院线发起的艺术电影“点映”和“周周映”联盟。不过,一般的“点映”要靠效益可观的商业电影来支撑,甚至靠一些商业地产项目来“供养”,而长三角地区一度繁荣的艺术电影“周周映”也好景不长,一年多就“夭折”了。去年起打造的“上海艺术电影联盟”为缺乏放映渠道的艺术电影打开了一扇窗,但是“窗子”能开多久让人担忧。
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石川指出,艺术影院要生存下去,至少要具备三个前提。一是稳定的观众群,二是充足的片源,三是资金支持。资金是最大的问题。国外的艺术影院一般依靠民间资本资助,在中国,主要还是靠政府和企业的财政扶持。比如地方政府用减免税收和提供场租、放映补贴的形式来鼓励艺术影院的发展。还有就是呼吁大型企业承担更多的公益文化责任,通过设立文化基金的形式对艺术影院进行资助。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李迅曾就“欧盟国家对放映中小成本电影的资助政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欧盟国家对电影的资助特别强调文化多样性,尤其是对展现当地文化的艺术电影会给予扶持。艺术电影虽然难以形成市场优势,但它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成长有利于民族形象的塑造、观众审美的提升。为艺术电影保留一席之地,不仅事关中国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更关系到实现文化强国战略,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