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中国共产党何以能成为中华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石仲泉
//www.workercn.cn2015-08-31来源:天津日报
分享到:更多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武装力量开辟敌后战场进行人民战争,对打击日本侵略者夺取抗战胜利起了举足轻重的中坚作用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具体来说,就是在抗战路线和军事战略上有三大法宝,对打击日本侵略者起了巨大的中坚作用。

  (一)始终坚持全面抗战路线进行人民战争,是发挥中坚作用的第一大法宝

  国共合作后,两党的抗战立场一致了,但两党的抗战路线却相反。中国共产党主张全民总动员,广泛发动和武装群众,实行全体人民参加战争、支援战争的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认为只有实行这样的路线,才能引导中国抗战取得最后胜利。1937年8月的洛川会议,主要就是讨论制定动员全国军民开展民族解放战争,实行人民战争的方针政策,为推动抗战成为全民抗战奠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基础。1938年5月,毛泽东指出: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之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展示了抗战必胜的充分自信。

  与共产党相反,国民党由于阶级立场所使然,表现出鲜明的两面性。一方面有比较积极的抗战表现,打了像血战台儿庄那样著名的战役;另一方面,又只主张实行单纯政府和军队的抗战,反对武装民众,十分害怕人民抗日力量发展壮大。这样,政府始终不实行全面抗战路线,而是片面抗战路线。国民党军队虽然打了很多大仗,但有些仗打得不好,军队损失很大;而且到抗战中后期,正面战场还出现大溃败。这除了有战略部署不当等原因外,不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得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充分配合和支持,也是重要原因。

  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始终坚持全面抗战路线。他们深入敌后,广泛发动群众,将一切青壮年男女组织在自卫军中。其精干力量组织成民兵,逐渐形成地方部队。他们同主力部队一起,分别在所属战区参加作战,对国民党军队予以积极配合;抓住有利战机,独立自主地进行作战。到抗战中后期,尽管日军占领了大片中国领土,但侵略者及其培植的汉奸政权只能控制一些大中城市和主要交通线附近地区,广大农村则始终掌握在以八路军、新四军为主的中国军队手中。正因为如此,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展的形势下,党领导解放区军民最后承担了开展对日全面反攻作战的任务。

  (二)将游击战争提到战略地位,始终实行“基本的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军事战略方针,坚持广泛而又持久的游击战争,是发挥中坚作用的另一大法宝

  全民族抗战开始后,中共中央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从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的实际战斗力出发,从人民战争路线的要求出发,强调游击战争在抗日战争中的战略地位,认为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可以充分发挥人民军队的政治优势和军事优势,“将在人类战争史上演出空前伟大的一幕”。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将一般认为只是战术层面的游击战提高到战略层面,使之成为指导抗战的战略方针呢?毛泽东作了精辟分析。他说:中国既不是小国,又不像苏联那样强大,是一个处于进步时代的“大而弱的国家”,却遭到“另一个小而强的国家所攻击”,“全部问题就从这里发生了”。因日军强大,在中国占地甚广,战争的长期性发生了。但是,日军兵力不足,在占领区留下很多空虚地方,抗日游击战争的主要地不是在内线配合正规军的战役作战,而是在外线单独作战。同时,由于中国有领导的坚强军队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存在,抗日游击战争就不是小规模的,而是大规模的。于是,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等一全套的东西、根据地的问题和向运动战发展的问题等都发生了。这样,中国抗日游击战争就超出了战术范围,而必须放在战略观点上加以认识。随着战事的发展,毛泽东对八路军作战的战略方针作了科学概括:“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

  抗战到相持阶段后,游击战争的作用越来越凸显。毛泽东说:“不要看轻这‘游击战争’四个字,这是我们十八年艰苦奋斗中得来的法宝。”是“人民武装队伍为了战胜武装的敌人、创造自己的阵地所必须依靠的,因而也是最好的斗争形式。”在华北地区正面战场的作战基本结束后,八路军实行大幅度分兵,向华北广大敌后区域发展游击战争。随着游击战争的普遍展开和党领导的根据地的不断扩大,游击战争就在战略上造成对日、伪重点占领的城市和交通线的反包围态势。从抗战全局看,它构成了与正面战场相呼应,在战略上互相支持、互相策应的敌后战场。这个敌后战场,不仅配合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作战,直接给予日本侵略者以有力打击,而且钳制大量日军,迫使日军将原先用于进攻的兵力转用于防守占领区,从而对停止日军的战略进攻起了重要作用。敌后游击战争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基本形态。

  当然,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也进行过像百团大战那样大规模的战役,并取得了辉煌战果。但是,就整个抗日战争来讲,中共中央强调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主要是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以分散游击方式,在广大地区内进行无数次小的战斗,即打麻雀战、地雷战、地道战,组织武工队、铁道游击队等多种形式进行战斗。这样的战斗天天进行,处处发生,逐个地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到1943年,党领导的解放区军民抗击着侵华日军的64%和伪军的95%。至抗战结束,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对日作战12.5万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其中日军52.7万人。毛泽东说:尽管我们的正式军队比起国民党现存的军队来在数量上少得多,但按其所抗击的日军和伪军的数量及其所担负的战场的广大来说,按其战斗力等情况来说,“它已经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主力军。”

  (三)领导人民军队开辟敌后根据地作为坚持人民战争的基地,是发挥中坚作用的第三大法宝

  早在洛川会议上,对我军参加抗战规定的五条基本任务的第一条就是创造根据地。在山西抗战期间和其后,八路军各师主力分别在晋察冀、晋东南、晋西北和晋西南地区实行战略展开,在华北广大敌后区域发展游击战争同时开辟根据地。因为在敌后作战脱离了自己的后方,要开展并坚持持久广泛的游击战争,就必须建立巩固的根据地,以作为保存、发展自己和消灭敌人的战略基地。到1938年年底,八路军各部先后在日伪军占领的广大地区开辟了晋察冀、晋西北和大青山、晋冀豫、晋西南、山东等抗日根据地。华中的新四军在组建后进入长江南北敌后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在皖南、苏南等地为建立抗日根据地打下了基础。1940年年底,华北各地的抗日根据地迅猛发展,并开始同华中根据地连接起来。华南抗日游击队也创建和发展了琼崖等游击根据地。这些根据地的发展,成为广泛开展游击战争,打击日本侵略者的重要依托。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军事“扫荡”为主的毁灭性打击政策,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承受着空前巨大的军事压力,出现严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强调在新的残酷斗争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充分发动群众,依靠根据地广大军民,正确处理各抗日阶级、阶层之间的关系,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努力战胜困难。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斗,从1943年起,各抗日根据地的困难局面先后扭转。1944年,党领导的敌后军民在华北、华中、华南地区,对日、伪军普遍发起局部反攻,部分沦陷区还变成了根据地。在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遭遇1944年豫湘桂战役的溃败后,党领导的敌后军民抗战的战略作用更加凸显。各抗日根据地不仅得到完全恢复和巩固,而且开辟了新的解放区。到1945年春,包括原有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在内,全国已有18个解放区,总面积近1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人民军队发展到近100万,还有民兵220万。这为对日全面反攻、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重要条件。

  整个抗日战争时期,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也无论发生了什么样的突发事件,中国共产党始终牢牢地抓住上述三大法宝不放,因而为夺取抗战最后胜利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1 2 3 共3页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