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山西是创建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三大抗日根据地的发源地,根据地全面建设构建了新中国的雏形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1937年11月晋察冀军区在五台县石咀村成立,标志着以五台山为中心开辟晋、冀、察三省边界地区抗日根据地初具规模。1938年1月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召开,成立了晋察冀边区政府。晋东北五台山地区一度为晋察冀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腹心地。
在晋绥地区,全国抗战爆发初创建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和晋西南抗日根据地。八路军从晋西北挺进绥远大青山,开辟了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随后,三块相对独立的地区统一为晋绥边区。1940年2月成立的晋西北行署实行管辖晋绥边区的行政工作,后更名为晋绥边区行署。晋西北吕梁地区是晋绥抗日根据地的腹心地,兴县成为晋绥边区党政军领导机关长期所在地。
八路军在中共地方组织、山西新军部队、统一战线组织配合下,以晋中、晋东南太行山区为中心,开辟了晋冀豫抗日根据地,1940年1月后分设为太行区、太岳区和晋豫区,8月成立冀南、太行、太岳行政联合办事处(即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的前身)。1941年7月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在辽县(1942年8月改名为左权县)桐峪镇召开,选举产生了晋冀鲁豫边区政府。
各抗日根据地全面进行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推进政权建设和党的建设,进行了制度、法制创设。晋察冀边区被毛泽东誉为“抗日模范根据地”,1940年8月,边区总结执行政策的经验,开始用纲领形式把各项政策固定下来,产生了晋察冀边区施政纲领,进一步建设边区“使之成为新民主主义新社会雏形”。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成立时,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了题为《敌后民主政治的伟大贡献》社论,指出边区的成绩“已使根据地具备了新民主主义的雏形,继晋察冀之后,逐步地走向模范抗日根据地”。毛泽东在1941年5月8日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对党内指示中明确指出:“各抗日根据地的社会性质已经是新民主主义的”“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政权,便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标志”“各根据地的模型推广到全国,那时全国就成了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根据地还在血火抗战中锤炼、培养、成长了大批干部,不仅为夺取抗战胜利造就了干部力量中坚,而且为夺取解放战争胜利、迎来新中国诞生作了强有力的干部队伍准备,造就了大批治党、治国、治军的优秀干部。到解放战争时期,山西有2.5万名干部北上、西进、南下,支援全国解放战争和开辟新区工作,仅成建制南下湖南、福建、四川,接管地方政权的干部就有1.2万人。
波澜壮阔的山西抗战培育了伟大的太行精神、吕梁精神,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西抗战,铸就了抗战伟大业绩和抗战伟大精神的双重辉煌。共产党人、八路军将士和太行儿女,展开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用鲜血和生命培育了伟大的太行精神。“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万众一心、敢于胜利,英勇奋斗、无私奉献”是太行精神的深刻内涵。共产党人、八路军将士和吕梁儿女浴血奋战,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谱写了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冲云霄的吕梁精神。抗战年代,吕梁人民展现了对党忠诚、胸怀大局、顽强拼搏、倾力奉献的精神情怀。
太行精神、吕梁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抗战精神的象征。这种精神,是以党的政治优势、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为核心内容的崇高革命精神,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在抗日根据地的发扬光大,是延安精神在抗日根据地的具体实践和生动体现,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在抗日战争年代的升华发展。太行精神、吕梁精神是抗战历史留给我们的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恒久的,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对历史前进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袁纯清:凝聚转型跨越的强大动力 | 2013-03-13 |
百团挥戈遏逆流 | 2013-03-13 |
刘少奇在华北抗日前线 | 2013-03-13 |
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历史经验 | 2013-03-13 |
为民族解放牺牲,为民主进步开路 | 2013-03-13 |
卓越的贡献 重大的牺牲 | 2013-03-13 |
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 2013-03-13 |
人民是克敌制胜之本 | 2013-03-13 |
刘少奇与华北抗战 | 2013-03-13 |
追忆抗战历史 面向美好未来 | 2013-03-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