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德里达:能用“古典”方法来研究的“古典”哲学家
//www.workercn.cn2016-01-08来源:文汇报
分享到:更多

  

  对“在场形而上学”的批判

  我们的文明和我们的观念都对“在场(présence)”这一概念着了魔,“挥之不去”(“hanter”,这是德里达哲学的一个重要词汇)。“在场”总是被有意或无意地看重,而不在场却被贬低。这就是一种对天主教徒所谓的“真正的在场(présenceréelle)”的崇拜:基督在弥撒时提供的圣体饼中“真正地在场”。因此在吃圣体饼的时候,就能直接与神性建立联系,并将其吸收入自己体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对“真正的”,“实时的”邂逅十分偏爱,而对一切“虚拟的”,“延迟的”事物颇为怀疑[见德里达在他的《电视的超声波检查》(魪chographies de la télévision)一书中对电视所作的精彩分析,尤其是对“实时”与“延迟”之间的对立的分析]。而我们对戏剧这一高贵艺术的偏爱也来源于此,因为我们在剧场中所看到的是“真正地在场”的演员们。而我们在电影院中所见的不过是一些影像,虚幻之物(或“幽灵”,这个词也是德里达哲学的一个重要词汇)。此外,还要加上欧洲国家对“声音”几乎宗教式的崇拜(我不知道在中国是否存在同样现象,请你们告诉我):歌剧和声乐长久以来一直是主要的艺术形式,而歌手在我们这个时代更是成为了全球“偶像”。然而,声音是真实地在场,是一种实时的直接接触。我们对“真正地在场”的偏爱在哲学中(尤其是在哲学中),和数学中也同样存在:无论以什么方式的理解都始终是“看见”,与一种观点或一个真理建立“联系”,就像我们在街上遇到的人是实在、实时、真实地在场的。这就是哲学家所谓的“直觉”(“intuition”,在拉丁语中是“intueri”)。这是整个哲学史最古老和最负盛名的论题,因为这就是可称得上是哲学的奠基神话的柏拉图的“洞穴”之喻所谈的内容。然而,这个涵义深厚的故事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囚徒逐渐直接“看见”太阳——即真理——的场景,并且从这个既快乐又痛苦的视野开始,才能够生出真理之言。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所阐释的洞穴神话,或者说洞穴之喻,将哲学的形象塑造为一种直觉的实践,或者说“真实在场”的实践。

  对德里达来说,柏拉图的最终直接“看见”真理的囚徒形象或多或少隐现在整个形而上学之中。这就是德里达经常使用“在场的形而上学”这一说法的原因。因此,德里达的整套哲学思想,至少在他的第一阶段,即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在我看来,这是他在哲学领域革新最多的时期)主要在于他对“在场的形而上学”彻头彻尾的批评上。批评并非出于意气用事,而是逻辑严谨,论证翔实的。德里达在他早期的著作中,展示了“在场的形而上学”是建立在对语言的错误观念之上的,并且尤其阐释了书写与话语之间的关系。

  我刚刚提到,在我们的文明中,对在场的崇拜和对声音的崇拜之间是存在实质联系的:当我们在街上或在电话里听到别人的声音时,这就表示对方在场。当然,你们会说还有录音这种情况,而且所谓“电话”,就是指远距离的声音(“téléphone”一词中的前缀télé-来自希腊语têle,意思是“远距离”,“电话”即“远程通话”——译注)……但是,笼统地说,我认为每个人都会同意任何声音,哪怕是录音,都给人一种无可争辩的“在场”感受。我们因此觉得书写(我们将书写视为一种记录)总是“后来”才出现,并且与话语相比,总是处于“次要地位”。然而,德里达在他的第一个创造性概念中就颠覆了上述观点:原书写(archi-écriture)。

1 2 3 4 5 6 共6页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