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这是6月11日中国文化遗产日的主题。可是,如何才能融入现代生活呢,在各种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创新成了人们特别关注的话题。
在有关文化遗产的报道中,最令人欣慰的是,各地濒危或后继乏人的文化遗产正在“抢救”“保护”的呼声中受到社会的重视,但你也会发现,有的遗产只适合放在博物馆里保护,而有的遗产,如果不创新,恐怕很难融入当代生活。
“老北京叫卖”,也就是“吆喝”,是旧时北京城小商贩走街串巷时形成的一种民俗,已被列入第二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过,民间收藏人士、“老北京叫卖”爱好者阿龙就表示,当下“老北京叫卖”已不多见,由于条件限制,传承人难觅,“我希望将来能建立一个相关博物馆,把这些‘吆喝’保留下来”。阿龙说的是实情,在当今人口密度越来越高的居住环境中,大众对声音日益讲究,“吆喝”的存在确实不易。当这种不易无法逆转时,也就不可能仍旧要求“吆喝”融入当代生活之中。
我小的时候曾在浙江湖州生活过,那时还称镇,湖笔、湖丝,还有羽毛扇等等,都是当地的名产,可很多年之后再去一看,发现羽毛扇日益衰落。想想也是,如今还能拿着把羽毛扇摇来晃去的,估计都是影视剧里羽扇纶巾的人物了。
安徽歙县,近来不但因恢复徽州地名之争而备受瞩目,而且身为“徽墨之都”“歙砚之乡”,在保护文化遗产的日子里,也进入了舆论的视野。据报道,如今仍在墨厂上班的工人年龄普遍偏大,千年徽墨,正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境。事实上,相关的报道早就出现,已经不知呼吁了多少次。另外,与“人”比起来,“材”也陷入窘境。歙砚的原材料短缺有年,而徽墨的原材料松烟来自松木燃烧,因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也无法扩大规模。
看来,文化遗产如果不是与当代社会完全绝缘、干脆留存博物馆之外,要想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尤其还要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恐怕不创新不行,因为当代人对生活用品的舒适、便捷、环保等各方面的要求已经大大提升,不要说与古人比,即便与30年前相比,都相隔甚远。我经常在城乡结合的地方看到有人还在那里叫卖鸡毛掸子,用鸡毛掸灰尘,虽说保持了原生态,但现在还有多少人愿意使用这种纯粹的鸡毛呢?上前一问,果然,一天也卖不出一把。
现在我们讲后继乏人,常常是指工艺传统的传承乏人,其实,文化遗产最缺的还有创新人才。如何将那些传统工艺通过精心创新,设计出适合当代生活的用品,这才是当务之急,这样的人才要比单独继承更为急需。没有创新,文化遗产的制作、使用与现代生活相距就会日益遥远,无人传承制作不说,连使用都成了难题,最终恐怕只能进入博物馆了。
去年我在台湾工作时,对当地的文创感触很深。台北故宫博物院定期举办青少年文创比赛,其参赛和获奖作品都是学生们根据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文物的造型和神韵,重新设计出来的生活实用品,这样的文创既普及了博物院展品的知识,又激发了学生对文物的兴趣,也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在中小学里,文创几乎是学生的必修课,所有竞赛、展览、手工课,无不在培育学生的文创设计情趣与水平。甚至在台湾一些旅游区的卫生间里,我都能看到青少年的文创作品,下面还注明出自哪所学校哪位同学之手。
创新,可以说是“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的主要途径。
用创新文化引领经济转型升级 | 2014-05-22 |
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四个原则 | 2014-05-22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创新的三个维度 | 2014-05-22 |
文化自觉与戍边卫国 | 2014-05-22 |
“朋友圈”大点好 | 2014-05-22 |
以更高水平的开放推动更大发展 | 2014-05-22 |
全面创新激活发展动力 | 2014-05-22 |
时代呼唤“懂技术的管理者” | 2014-05-22 |
创新驱动,实现强军目标的必然要求 | 2014-05-22 |
企业家骨子里要有创新基因 | 2014-05-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