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重建以文体为中心的古今文学关联
贺仲明
//www.workercn.cn2016-12-05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创新是文艺的生命,要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全过程,目光再广大一些、再深远一些,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同时直面当下中国人民的生存现实。这一重要论述对于扎实推进文艺理论研究也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今日推荐的两部文学理论研究新作,可以看出文学领域中坚学术力量的努力方向。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李遇春教授在“古”与“今”之间频繁穿梭往返,试图打通人为设置的壁垒,以整体的目光、流动的视野看待文学的演进与绵延。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单小曦教授则聚焦新媒介环境对文学带来的新格局新面貌,他的理论阐释和学术梳理,不时有新的“发现”,应和着时代的强劲呼吸。他们的实践表明,文艺理论研究在坚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特点的基础上,要有新的开拓与作为。

  近年来,学术界对中国新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有了更深入、更客观的认识,探索二者的关联以及古代文学的现代转型问题也成了学术热点。李遇春的新著《中国文学传统的复兴》(商务印书馆2016年5月出版)就是这方面的成果,并呈现很突出的特点,那就是紧扣“文体”,以文体为中心探索古今文学之变。

  该著分为三编。第一编主要在理论上阐述传统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关系。其中最有分量的两篇文章《中国文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重建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古今维度》和《“传奇”与中国当代小说文体演变趋势》都以文体作为基本出发点。前者全面梳理中国新文学传统,探究各文体演变轨迹,试图在宏观上把握“传统转化”这个核心主题,后者以“传奇”为个案,是对前者的典型论证和具体细化。第二编是对几位当代作家和作品的评论。这些评论的共同特点是都侧重于考察文体艺术,无论是韩少功的“进步的回退”,还是贾平凹的“说话”美学,朱山坡的“叙事探索”,乔叶的“复调诗学”,都围绕着小说文体的中心,追溯其与中西文学传统之间千丝万缕的传承和变迁关系。最后一编关注“旧体诗词”,更是直接以传统诗词这一具有争议性的文体为题,从具体的“叙述”问题,到方法上的“实证精神”,再到整体性的“经典化”“命运”等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讨论。所以,三部分虽然各自独立,但实质上又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是对传统文学与现代文学文体问题的系统思考。

  这种思考紧贴具体文本,在分析作家作品时非常细致,也能够准确地认识作家,针砭创作当中的问题。比如《“进步”与“进步的回退”》一篇,从文体艺术角度全面梳理韩少功数十年创作的艺术流变轨迹,剖析作家在创作背后潜在的思想脉络,是一篇相当完备的韩少功小说艺术变迁论。再如以《废都》《带灯》《老生》等为中心,对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文体艺术进行了探讨,细致总结了贾平凹近年来在长篇小说艺术上的自觉努力,并指出这些努力与中国传统文学之间的深度关联。

  对于深入认识新文学与传统文学关系,这种思考更具有积极意义。传统不是僵化不变的,它不只是存在于典籍,更是活跃于现实中。中国新文学虽然在形式上多脱胎于西方文学,但与传统文学的关系却是潜在、深刻而且久远的。而在中国文学的新旧演变中,文体艺术是重要的内容。李遇春以文体为中心来论述,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并且,对新文学与传统的研究,最需要的是深入作家作品中,切实地剖析其思想和艺术特质,探究源流,方能明确究竟何者来自于西方,作家们又究竟是如何取法于传统,以及明辨其得失。也许因为研究界太多受影响和受制约于文化视角,也可能因为作家作品分析太需要精细和执着,人们在探讨新文学与传统关系时,多立足于文化思想的宏观角度,具体而有功力的艺术探究著作很少见。这部论著虽然不能说每篇都是佳作,但大都是下了不小功夫,很见功力的。

  当然,新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联,包括文体上的沿袭、转化和创造,在表现上都很细微,内容却又非常驳杂,其涉及的问题和领域都远非一部论著、一个学者所能完成。李遇春所涉猎的也只是其中的部分问题。但无论从对作家作品研读的深入角度,还是从对新文学溯源的历史高度,以及从学科拓展的角度,这种探索方向都很值得学界重视,特别是值得未来更年轻的学者们去投入,可以期待它成为一个广阔的学术生长点。

  (作者系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