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让学生踩在牛粪上成长
//www.workercn.cn2013-10-09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中国农业大学一位研究生在田间休息

  从2009年首次招收5万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开始,到现在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包括在职研究生,即始于更早的MBA、MPA等)和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比例已经基本达到1∶1。招生结构调整意味着培养方式的转型。专业学位区别于学术型学位的重要特征是实践教学,什么是有效的、高质量的实践教学?日前,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推进会在江苏宜兴举行,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64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分享并深入探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试验”经验。其中研究生企业工作站、四证关联以及科技小院等模式引起关注,这些模式无一例外地将研究生的学习和社会实际工作需求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工作实践中“锻打”。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前校长范·海斯曾经说,踩在牛粪上的教授是最好的教授,也许,对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来讲,踩在牛粪上成长是最好的成长方式。

  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企业工作站

  南京农业大学——新天地生物肥料工程中心有限公司研究生工作站成立于2011年,由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沈其荣教授主持。工作站最大可容纳150名研究生,目前在站有70多人。

  南农大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第一学期在学校修学分,第二学期开始就来到这里“工作”。由于该公司主要经营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以及堆肥菌种等生产与销售等,研究生工作站根据企业和行业最新需求制定研究目标,研究生指导小组讨论和分解每一届研究生的具体研究课题内容和研究目标,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通常是筛选一个菌株、复配一个产品或者建立一个工艺。产品做出来,经过研究生指导小组的认可,才可以写论文、进行答辩,然后毕业。

  与一般的去企业实习不同,也与在企业工作不同,南农大的研究生在这里既是融入的,也是独立的。工作站有属于自己的研究生楼、综合楼、实验室、温网室、中试平台、试验田,还有土壤、植株和肥料分析,微生物分离、鉴定以及分子遗传操作等全套仪器设备。学生安心在这里研学,有独立的后勤保障管理。

  2011年以来,从该站毕业硕士研究生37名,由于经受了科研与生产的实践锻炼,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南京农业大学共建设了49个省级和19个校级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进站开展科研工作的研究生超过500人。

  教授视点:

  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 沈其荣

  研究生招收规模扩大以来,找工作难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尤其是企业又非常需要具有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就是为了解决人才培养模式与用人单位需求脱节的矛盾而设立的。

  就在7、8年前,我国500多家有机肥企业中,只有10家左右有研究生级别的人才,需求非常迫切。这个工作站毕业的研究生大部分去了企业,成为企业科技骨干。

  做科技人员要有货真价实的成果。有了成果,不愁工作。去年工作站有两个女生,到做完产品已经耽误了找工作的时间,别人都找到工作了,她们的产品才做好,非常着急。正好有一个企业来要人,初始薪酬给3500元每月,我说3500别来我这里要人,最少4500。最后看到她们的成果,经过考察,这个本来不想招女孩子的企业一下子4500/每月签了两个女孩子。

  重庆医科大学:四证关联

  在重庆医科大学,临场医学专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所有相关培训内容并通过考核后,可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专业学位证书。“四证合一”,极大地节约了教育培训资源,解决了临场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执业资格认证难题,也使得学生在毕业时成为“会看病的医生”,而不是纸上谈兵的“准医生”。

  临场医学专业学位教育和职业资格衔接是该专业历来一个难题。重庆医科大学通过“三项结合”将临场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融合,建立起一体化的高层次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该校首先提高临场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报考条件,使之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入学条件一致,将研究生招生和住院医师招录相结合。学校录取研究生后将名单报送重庆市卫生局,面试注册到重庆市卫生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报名系统。研究生入学后即进入临床轮转,担任24小时住院医师不少于6个月,总时间不少于33个月,同住院医师培训要求紧密结合。学校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授位标准进行修订,规定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获得执业医师证后,只需发表1篇文章即可申请学位。研究生能够将全部精力和时间投入临床能力训练中,有效保障了培养质量。针对个别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分层次培养:如延长一年培养时间,可参加次年考试,通过者继续临床培养;若不延长培养时间,则大幅降低临床培养要求,要求其进行临床实验研究,须发表1篇CSCD扩展库收录的学术论著。

  教授视点:

  重庆医科大学校长 雷 寒

  缺乏完善的培养模式是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面临的困难之一。医学教育是由在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组成的连续统一体。在校教育包括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归属教育部管理;毕业后教育主要内容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归属卫生部管理。因此,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是医学教育的两个不同阶段。但二者在培养目标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会看病的医生。正是两者共同的目标——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医学人才——为我们的改革方案提供了可能性、奠定了基础。

  重庆医科大学改革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培养模式以来,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报考数量不断增长,2013年,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数量首次超过学术学位研究生,比例达到1.3∶1。

  重庆医科大学培养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率一直为100%,受到用人单位青睐。用人单位普遍反映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较强,临床工作非常熟练,很快就能培养成为医疗骨干。

  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

  中国农业大学学位推广专业的学位研究生的修学过程是这样的:到农村去,在田间地头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布置实验——提出措施,找到解决途径——在农民中进行宣传培训——服务田间——写论文——毕业。

  该校2009年开始,以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为契机,先后在河北曲周、吉林梨树、黑龙江建三江以及广西金穗、广东徐闻等地建立了旨在提高研究生综合能力的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现代农业发展为一体的科技小院。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了以培养研究生的综合能力、艰苦实干精神与身心健康为一体的“科技小院”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新模式。

  在“科技小院”里,研究生有六种身份,作为学生开展研究、作为老师给农民上课、作为技术员下地指导、作为农民开展生产劳动、作为积极分子参与和组织乡村文化活动、作为村党支部副书记(研究生挂职村级组织或者乡镇农技站)参加村务管理。该模式将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做什么研究、怎么为社会服务结合起来,培养出“有理想、有追求、有精神气”“能针对我国农业生产现状和重大问题开展前沿科学研究”“农民需要、解决问题”的人。

  教授视点: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 张福锁

  如何针对我国的农业生产现状和重大问题开展前沿的科学研究,研究成果反过来能指导农业生产,实现两者的紧密结合,不断提升科研团队的学术水平和解决生产问题的能力,在这过程中培养理实兼备优秀人才是农业科技教育工作者不懈的追求目标。20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科学研究、解决生产问题和培养人才三者的有机结合,这不仅推动了我国植物营养学科的快速发展,而且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同时在支撑国家土肥科技行动,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和高产高效现代农业发展发挥了越来越重要作用。

  很多研究生缺乏基层生活经历,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了解不深刻,专业热情不高,学习动力不足,尤其是不知为何而学,学何所用,更无法把自身成长与社会发展和人类福祉联系起来。通过使研究生置身于农村生产实践一线,“零距离”地与农民、农技人员和农村接触,深入了解“三农”现状,激发服务“三农”责任感;了解农业生产存在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激发研究生从事农业科研的使命感,提高研究工作的针对性。此外,研究生在开展研究的同时,还依托科技小院开展广泛的社会服务,包括入村科技培训、制作科技长廊、开办农民田间学校,以提高农民群众科技文化素质、培养科技农民。尤其是研究生在开办农民田间学校过程中,兼具学生和教师的角色,通过角色转换,换位思考,在服务中了解农民需求、在被需要中激发学习和工作热情。

  驻扎在相对艰苦的生产一线,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增强了研究生对农村、农民和农业的了解,养成了坚韧的性格。这些重要的科研和学习经历,是他们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本报记者 李玉兰)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