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本报实习记者 陈慧娟
2013年11月7日至9日,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中国图书馆展览会在上海市召开。会上,上海图书馆推出了最新版“上海图书馆”手机客户端(包括苹果系统和安卓系统),覆盖iPad、iPhone、Android目前主流的移动终端,其中IOS客户端在我国图书馆界属于首创,Android也属于首批发布。客户端不仅包含了已有的续借、书目查询等服务,并且整合了新华e店的数字资源,提供读者在线以及下载阅读。iPad客户端还推出互动电子书,包括城市足迹、西洋音乐、女作家、老上海滑稽、文化地标、左联80周年展、上海年华等众多富有地域特色的系列。
上图移动数字阅读创新服务
上海图书馆成功首创的图书馆移动数字阅读服务新模式,整合了资源厂商的内容,并能通过手机客户端、互动触摸大屏向所有上图的持卡读者服务。上海图书馆在馆内设置的“爱阅读”数字阅读自助机能够在大屏上实现试读2万多种图书,并能够在线办理读者证,通过与手机客户端的交互,读者可以用拍摄二维码或摇一摇等方式将大屏上的图书直接“借”到手机上进行阅读,给读者带来全新的数字阅读体验。
记者从安卓市场下载了约4M大小的上海图书馆客户端试用。客户端分为书目检索、读者服务、展览讲座、上图信息、分馆导航等多个服务单元。在使用最多的“书目检索”单元里,输入书名或作者后,就能迅捷地锁定图书的状态,是否可借、馆藏信息等一目了然。在“读者服务”单元,输入自己的图书证号后,便能依据账号查阅自己的借阅历史和借阅状态,还能预定上图讲座,并能方便地进行订票服务,免去了读者亲自到馆领取门票的麻烦;还可以向工作人员咨询图书馆相关事宜,如查询阅览室开放时间、楼层以及读者证功能等多种信息。在其他单元里,读者能一手掌握全市所有区县、街道图书馆的分布地址和电话。读者通过手机的GPS或者WiFi连接,即可进行手机定位,并显示周边一定距离内的分馆和服务点信息,再通过地图进行直观展现,可以让读者按图行路,找到最近距离的图书馆。
从手机短信到手机客户端
在当前城市公共文化移动服务的发展进程中,图书馆起步较早,受众群体日益增多。从最初的短信单一模式到目前移动终端的浪潮,图书馆在移动服务方面的实践已走过了10多年。
据上图系统网络中心研发部工作人员介绍,上海图书馆在移动服务的服务模式、新技术应用方面一直走在国内同行的前列。2005年上图推出了手机短信图书馆,短信服务内容包括讲座预定、问答咨询、文献请求、活动互动等。2009年2月上图推出了数字移动电子书阅读器的外借服务。这个电子书阅读器由方正电子书提供,可下载上图购买的10万种约24万册方正电子图书,从而使读者享受电子图书随身读的快乐。2009年底,上图在国内图书馆界首家推出手机电子书服务。在此之前,上图与第三方合作开发了网页版“我的图书馆”,提供电子书服务,主要提供隶属于上图的科技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书籍。而手机电子书服务通过同步“我的图书馆”中的个人书橱,可以将在线借阅的电子书下载到手机上,使用户在手机上就能阅读所借阅的电子书,为读者提供了随时随地的阅读乐趣与享受。该服务对图书馆所有“一卡通”持证读者免费开放,读者只需下载专用手机阅读器即可进行手机阅读。2009年上图正式对外推出以http://m.library.sh.cn为域名的手机图书馆网站,整合了“我的图书馆”手机版栏目,以及上图手机电子书,中心图书馆分馆导引等栏目,涵盖了借阅图书及读者卡到期提醒服务、手机续证、读者卡挂失/寻回、图书续借预约、个人信息查看及修改等各项个性化服务,特别是开全国公共图书馆之先河开辟了图书馆信息传递的新天地。2012年底“上海图书馆”手机客户端(包括苹果系统和安卓系统)正式上线。
公共文化移动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上图一系列的探索使得它在移动服务的开发与服务经验以及技术储备上走在了国内同行的前列。但是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移动服务整体情况不够理想。根据记者了解,目前在国内虽已有不少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推出了基于移动网络的服务网站或客户端,但由于技术力量受限等因素,目前国内推动移动服务的主要是移动、联通等通信公司以及一些IT公司,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现有的移动服务形式多以短信服务与移动网站为主,基于移动客户端的应用非常少,服务内容也多以公告、查询等为主,缺少个性化、互动性的服务。由于缺少公共文化服务相关的移动服务技术标准,导致技术间的不兼容,造成用户浏览网站时需要采用不同的浏览器。各应用之间内容没有关联,交互性差,并且缺少统一的管理平台,造成重复开发和兼容性问题严重。
针对国内公共文化移动服务的现状,2011年度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选题方向中专门提出了名为“城市公共文化移动服务平台建设与研究”的项目。这让一直致力于图书馆移动服务研究与实践的上海图书馆看到了发展图书馆移动服务的未来,也为将移动服务从图书馆推广至其他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提供了实践可能性。
相关链接
海外图书馆移动服务面面观
与我国相比,国外图书馆的移动服务起步较早。2000年,日本的富山大学图书馆就开发出I-MODE手机的书目查询OPAC系统,此后又提供了在线书目查询、催还、预约、续借、即时通知等服务,这是图书馆在公共文化移动服务方面的最早实践。
美国在2002年左右已有10余家图书馆推出了公共文化移动服务平台。到2009年,这一数字提升到了32家。美国图书馆的移动服务形式比较多元化,主要有三种:1、通知:读者通过短信随时接收图书馆的借阅逾期、预约通知,或个性化定制的书籍信息;2、查询:读者使用手机GPRS功能查询图书馆藏、更新个人信息;3、阅读:读者借助GPRS无线互联功能,登录图书馆WAP网站阅览电子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