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锁定主攻方向 决胜科技创新
——四论勇当创新改革“排头兵”
本报评论员
//www.workercn.cn2016-07-21来源:沈阳日报
分享到:更多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工作推进大会的召开,吹响了沈阳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号角。大会把“科技创新”确定为主攻方向,要求全市上下以人才、平台、政策为突破口,构建全链条、贯通式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切实解决好创新动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创新环节衔接不畅等问题。决胜科技创新,必须激发创改试验的着力点,催生全面振兴的内动力,才能有效促成“转变发展方式、突破发展瓶颈、增强发展后劲”的“弯道超车”。

  决胜科技创新,要集中“优势兵力”。科技创新的决定因素在人,科技竞争就是人才竞争,“筑巢引凤”,要有“巢”有“凤”才行。筑“巢”,就是建好人尽其才的平台,除了住房、教育、医疗等生活保障,还要着力打造创新创业的工作环境。利用沈阳高等教育集中、新兴产业蓄势、国家级产业园获批等优势,创新运行模式和管理方式,打通产学研结合的“任督二脉”。引“凤”,就是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来抓,通过深入实施盛京人才战略等,全力突破束缚人才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障碍,增益知识总量和技能水平,提升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如此,则天时、地利与人和俱备,振兴可期。

  决胜科技创新,要盯紧“经济主战场”。我们有了推动科技创新的能力,就要统筹安排形成战力。创新为了振兴,振兴为了民生,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科技创新主战场必须盯紧经济,其价值必须更好体现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体现在经济实力和社会生产力的提升上。我们应更好遵循科技创新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更好落实“创新要实”的要求,着力提高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能力,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加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使科技创新成果多元化,有生产型更有服务型,把产品的概念泛化、延伸,面向国家、用户需求,更多走进生产生活。

  决胜科技创新,要筑牢“后勤保障”。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于创改实验来说,完善相关政策就是筑牢“后勤保障”。但既然是试验区,就需要摸石头过河,同步出发边试边行,在科技成果转化的利益机制、合作机制和成长机制等方面不断完善,在股权激励、金融投资、财税政策等方面大胆创新,真正形成鼓励创新、支持创新的政策洼地。特别是,我们面向振兴征程上的重大需求,更要坚持强化战略导向,更好地服务创新改革全局。比如,以建设军民融合示范区为契机,着力解决那些制约融合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把沈阳独有的国有科技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本立而道生,纲举则目张。政策催生动力,平台解决衔接,人才谋求实现,科技创新的价值既体现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上,也体现在民生改善和文化繁荣等方面。在推进创新改革试验区的过程中,我们要准确把握沈阳发展的战略定位和主攻方向,为全面振兴探索新模式,走出新路子。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