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龚绍东
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以来,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河南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虽与浙江、河北相比,河南经济增长势头不算弱,但与一些中西部兄弟省相比显得增长动力不足。近几年,河南GDP增长率在全国各省区排名一直在20名左右。河南投资力度和招商引资力度近几年一直在不断加大,经济增长幅度却在持续下降。多年来,工业一直是拉动河南经济发展的“车头”,但是近年来工业这个“车头”逐渐显现动力不足,工业增加值增幅连年降低,经济危机导致需求疲软、市场萎缩,传统产业支撑能力持续下降,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较低无力支撑。
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原因有三
省委书记郭庚茂同志在河南省经济工作会上作出清醒而准确的判断:“总体上看,我省处于转型升级的过程之中,处于爬坡过坎、攻坚转型的关键时期,许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传统优势减弱或已失掉但新的支撑力量尚在形成之中,深层次矛盾正在缓解但还没有根本解决。”这就指出了正在爬坡过坎的河南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三个深层原因。河南经济发展的“传统优势减弱或已失掉”,主要是指河南工业的传统优势减弱。以往支撑河南经济增长的传统优势产业铝业、钢铁、化工、建材、煤炭、电力、纺织和机械装备等产业陆续陷入困境。河南经济发展“新的支撑力量尚在形成之中”,从工业经济视角看,主要是指近几年我省大力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产业集聚区正在成长发展之中,还未形成可以替代传统优势产业和原有战略支撑的新支撑力量。河南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正在缓解但还没有根本解决”,从工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视角看,主要是指河南工业的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和产业形态存在着突出的结构性矛盾,继续走传统工业之路和转型升级走新型工业之路的道路选择矛盾还需要不断化解,从根本上解决深层次矛盾还需要下更大工夫。
结构不合理使“车头”动力减弱
河南工业长期依赖于拼资源、拼要素、拼成本、拼投资、拼规模的发展模式,随着劳动力红利渐失、环境成本上升、资源价格高企、市场需求萎缩、产能过剩、资本回报率下降等一系列风险叠加作用,建立在资源和投资驱动基础上的传统比较优势逐步丧失,而以高科技、新技术、新产品为核心的新增长点和竞争优势尚未形成,河南工业正在面临竞争优势断档的巨大风险,普遍存在的偏传统、偏重化、偏上游、偏低端、偏松散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一直牵引河南经济发展的工业“车头”动力减弱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发展方式偏传统。河南工业发展方式偏传统,一方面表现为,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资源和能源原材料产业,有色金属、建材、化工、煤炭、电力、食品和纺织等行业占全省比重居高不下,尤其是资源能源类行业占据了规模居前10位行业中的6个席位。另一方面表现为,工业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拉动,自主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偏低。同时,工业发展基于投资和规模扩张的传统发展模式根深蒂固,重引进模仿、轻研发创新,创新能力不强,突出表现在核心技术的瓶颈尚未突破,发明专利少,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更新换代慢,工业技术创新人才严重不足。
产业结构偏重化。河南工业的重工业和资源性工业比重大,近十年占比一直在68%以上,一度高于70%,重型化特征明显,产品层次低,高端和终端产品少,高技术轻型化的新产业发展缓慢、比重低、支撑力弱。这与河南的资源优势相关,这种重型化决定了工业一般投资规模大、沉淀成本高,与沿海地区轻工业相对比较发达的经济体相比,结构调整优化的难度大、向高附加值升级压力大。这是河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展缓慢的一个主要制约因素。
产业链位置偏上游。河南工业位居产业链中上游的行业及企业占多数,能源、原材料加工业比重大,产业延伸度不够,比较优势没有充分发挥。位居产业链上游的企业,受产业链下游的企业和终端产品市场的制约影响较大,不仅市场主动权小,对终端产品市场的深层次变化尤其是潜在危机的反应往往是迟一步慢两拍。位居产业链上游的企业,多数会自我异化被“资源锁定”或“产品锁定”,转产、转型、升级的难度大、成本高,不愿主动改变现状。
价值链位置偏低端。河南工业的多数企业及产品的价值链偏低端特征比较明显。当前,制造业产业链各环节的附加值由加工制造环节加快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如研发与品牌等服务增值环节转移,而河南工业的传统优势又大多集中在价值链微笑曲线中间的低端制造环节,在价值链高端的研发和品牌环节明显处于劣势,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的科技研发机构和著名品牌很少。这是河南工业粗放发展、盈利能力弱化的一个主要原因。
产业组织结构偏松散。河南工业“大而不强”的根本原因是产业组织结构松散,“散而不聚、聚而不链”。河南工业拥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不少,但在国际国内市场有地位有影响的很少。各地区各产业所谓的龙头企业不少,但是能够带动一个地区、培育一个产业发展壮大的真龙头企业不多。这几年,产业集聚区建设改变了产业“散而不聚”的状况,但集中到产业集聚区或工业园区的大多骨干企业与中小企业却是“聚而不链”,企业之间链接度很低,难以形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紧密连接的产业。
推动产业升级为工业添动力
要为工业“车头”增加新动力,河南工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已经迫在眉睫。郭庚茂书记对我省推进转型升级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按照竞争力最强、成长性最好、关联度最高的原则选择主导产业、确定主攻方向,培育产业链条完整、集聚效应突出、竞争力强劲的产业集群,打造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相互配套的现代产业体系。”我认为,河南工业的产业升级,必须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大力气:
第一,着力发展代表新工业革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河南工业的产业升级,不能只局限于现有几个主导优势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必须选择能够代表新工业革命和新型工业发展方向的新兴产业作为重点培育发展的新主导产业。2013年初,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加快发展以智能终端(手机)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产业的重大决策,全力打造全球重要的智能终端(手机)产业基地。因此,要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与智能产业、高端和精密装备产业等先进制造业,推动产业增量升级。
第二,着力打造龙头强大,与龙身、龙尾紧密相连的“龙形产业”,加快产业形态升级。必须解决产业发展在组织结构上“聚而不链”的突出问题,必须改变产业集群或园区内部企业之间互不配套、互不交易甚至恶性竞争的状况,大力培育一批有核心竞争力、有较强产业链带动力,能领导中小企业配套生产、链式发展的龙头企业,大力培育一群产业链完整、本地配套率高,龙头、龙身、龙尾紧密相连的“龙形产业”,实现产业形态从“聚而不链”向“聚而链接”升级,推动优势产业和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大幅度提升。
第三,着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产业技术升级。河南工业的产业升级有两大任务:培育发展新型产业,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大力提高河南工业企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将会推动河南的传统产业向新型产业升级。采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和装置可以把传统成套装备改造升级成智能化成套装备,嵌入智能模块可以把传统产品改造升级成智能化产品。
第四,着力推动制造业向生产性服务业延伸,加快河南工业的产业业态升级。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可以帮助工业企业打破产业边界,大力发展跨越二、三产业边界的服务型制造企业,加快产业业态升级,构建面向未来的现代产业体系。例如,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及产品可以帮助单纯的装备制造企业,从制造领域延伸到服务领域,由装备制造商向装备技术服务商转型。
新工业革命已经开始并且正在世界全面扩展开来,传统工业已经来到历史性十字路口:要么转型升级走向新型工业的道路,要么继续沿着老路走向传统工业的终点。“传统工业走向的终点”之说并非是危言耸听,我们已经能够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传统工业的那个终点就在前面。
遥望大洋彼岸,转型升级的钢铁城匹斯堡转向新型工业之路走向科技城,而没有转型升级的汽车城底特律沿着传统工业老路走向破产。
产业不升级无异于等死!
(作者系省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