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不必过度放大“90后”的择业观
钟焦平
//www.workercn.cn2016-08-18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更多

  

  “90后”大学生陆续进入就业年龄,媒体报道说这一茬儿人特别喜欢跳槽,“办公区没有无线信号”“早晨起不了床”等都能成为辞职跳槽的理由。有的媒体给他们贴上了“难招、难带、难管”的标签,有的则以欣赏的口吻赞其“随性”“独立”。

  “90后”的职业价值观相比前辈当然会有不同,比如更看重个体发展、更注重生活品质、更在意职业自主性、权利意识更为清晰等,都折射出时代和社会进步的一面。但如果据此把“90后”的择业倾向做正向或者负面的夸大,不仅和我们对“90后”的日常观察不符,而且贸然下结论更可能产生误导。

  一般来说,年轻人的职业价值观总会和上代人有些不同,在互联网和新经济时代,择业标准的变化节奏加快了,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但即便如此,择业标准的变化也是循序渐进的,不太可能出现断裂式的突变。“不愿委屈自己”的人肯定有,但如果说这就是“90后”大学生普遍的择业标准和共同偏好,则是违背常识的。同样是“90后”,家庭背景、教育背景差别很大,那些来自富裕家庭的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其中的名校生,谋生和谋职的压力较小。他们的职业价值观可能更多体现都市文化的风尚,甚至还可能受发达国家同龄人的影响,择业时可能更多考虑是否“随性”。这部分人可能代表着未来的趋势,但至少暂时无法代表所有同龄人当下的选择标准。而多数来自一般家庭和院校的毕业生,尤其是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获得稳定的工作机会,或者尽快融入城市生活,才是最现实的考虑,如何“随性”并不是太要紧的事,对于靠救助完成学业的贫困生来说,就更是如此。媒体关注大学生就业是好事,但对这代人应有理性客观的判断,如果简单地来个以偏概全,很可能会影响到需求侧对大学毕业生的总体认识。

  其实,就业方式和职业选择标准,主要取决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取决于经济结构对劳动者的具体需求,而不是取决于就业者的个人好恶。作为刚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只有适应现实需求才能拓展自己的职业发展空间,而不是相反。现在一些媒体,不管是以欣赏还是批判的口吻夸大部分“90后”的个性化择业标准,很可能会误导同龄人对职业前景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能“随性”地选择自己想做的工作固然不错,但这样的就业机会,大多聚集在服务业高度发达的都市。目前中国的服务业,尤其是高质量的现代服务业和发达国家比起来体量还不够大,还难以为更多人提供符合个性化要求的就业岗位,大多数毕业生,还只能选择传统行业,比如制造业和一般性服务业就业,不可能过多考虑是否“随性”。基于此,媒体对“90后”就业方向的引导,也要脚踏实地,把他们的职业价值观描述得过于前卫、过于新潮,不利于引导理性就业。

  要么是不断念叨“最难就业季”,要么是动辄炒作“难招、难带、难管”的新生代,媒体在关注大学生就业时显露出的混沌和错乱,暴露的是引导和服务能力的欠缺。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需要浸润着汗水的劳动才能兑现,不管“70后”“80后”“90后”,还是将来要登上职场的“00后”,不可能脱离人生的基本规律向上生长,我们有责任引导年轻人认识到这一点。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