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贵州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通过的《关于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意见》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指导,对贵州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意味着贵州的生态文明发展迎来了新机遇。生态文明建设,城市是关键,科技是基石,企业是主战场,教育是根本。教育在观念的引领、理论的支撑、人才的培养、科技的创新方面与诸多领域有着密切的联系,发挥先导型、基础性、综合性的作用。
促进教育向生态化发展
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看,教育是以人类的自身自然为对象,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生态危机是现代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正在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基础背景和重要推动因素。要实现经济、政治、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态化发展,必须培养公众的生态意识和生态品德,建构和传播生态文化,发展科学技术、转型经济结构、建立与生态发展相一致的社会规范体系等,这一切若没有教育的支持是不行的。
当前,贫困、基础设施、教育卫生是贵州全面小康的三块短板,要在“补短板”的过程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按照生态学观点及其精神,统筹设计教育各层级和各环节。首先是人才培养目标的丰富。紧紧围绕“人的全面发展”,加入生态人格的目标内容;其次是教学内容的改变。呼应于生态文明建设中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现实需求,以及“人与身外自然和谐发展”这个核心,将绿色、生态的观念和知识、技术等等内容添加进学校的教学目标和课程体系的内容之中,发挥课堂讲授的主渠道作用,在基础教育中普及生态文明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念,在高等教育中结合专业知识,将生态文明的内涵、绿色发展的理念、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学术前沿动态融入各学科的教学内容中;再次是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根据人的认知规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突破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以现代通信技术为手段,开辟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平台,帮助需要终身学习的现代人得到合适的教育资源;最后是教育评估体系的改善。在制定评估体系和评估指标时,注重长远发展的质量,增加长期社会评价和社会效应的权重。通过这些改革措施推进教育生态化,实现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发挥教育的先导性作用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在促进观念转变,帮助人们选择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面对社会复杂环境下多元的生态观,在德育教育中就要对多元生态观进行比较展示,在全国、全球的生存和发展视野下,倡导和坚持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观,使得“绿色发展”的生态观进课堂进头脑,形成凝聚的思想共识;其次是传播生态文化。通过校内的知识传授和校外的社会影响,将“天人合一”等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借鉴国外的理论和经验,结合我国国情结合当地独特的地理特征和民族文化环境,汇聚成的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文化;再次是引领绿色先锋。充分发挥学校这个主战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通过校园生态化建设和开展第二课堂扩大生态文明的影响力和辐射带动。通过班团学等第二课堂活动,以环保征文、环保创意大赛、环保卫士评比、志愿者服务、绿色摄影大赛、保护母亲河、为母校添绿、演讲、辩论、主题社会实践等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在身体力行中受到耳濡目染的影响,将课堂习得的生态知识和生态观念内化于己,从而自觉调整自己的行为。倡议“光盘行动”、“少开一天车绿色出行”,引领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环境之下,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具有生态人格的专业人才,使其具有科学认识自然的生态知识,有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行为,崇尚绿色消费方式,在推动生活方式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中,起到人才支持的关键性作用。在培养人才之外,教育机构尤其是高校直接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和科技创新之中,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特质、路径探索方面有了丰富的理论积累,在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的开发利用、节能环保方面也有了诸多研发的技术成果,对生态文明建设起到智力支持的有效作用。随着创新型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的提高,随着科研的不断突破,随着学、研、产更紧密地衔接,教育所带来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将不断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发挥教育的综合性作用
教育除了人才培养、传承文明、科研创新这些“本职”功效之外,还有促进社会公正,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生活方式、社会治理方式转变等综合性的附带效应。首先,教育是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途径。就现实例证来看,社会不公往往会加剧环境的破坏,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社会公正的保障。教育在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方面的功能,使得社会弱势群体能够通过教育的途径提升社会地位,缩小贫富差距;通过加大落后地区的教育投入,实行教育扶贫,提升本地人力资本的质量,实现自身的“造血”式的可持续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其次,教育能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落后是造成生态危机的直接原因,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长期以来我国是以资源依赖和投资驱动为主的增长模式,要从资源依赖和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型,就要依赖于教育所提供的创新型人才以及在知识、科技、管理上的创新。要大力提高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和数量,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创新驱动力。再次,教育能促进社会治理的优化。大生态的观念不仅仅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更是蕴含有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这些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现代生态观念,通过教育的文化传播,影响着在这一文化氛围下的人的思想和行为,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相应地就必然要求在社会治理中要重视社会生态,在多元共存中谋求各方都较为认可的方式,推动社会的协调和发展,达致社会治理的优化。(作者为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有形之手”如何拨开雾霾 | 2014-03-05 |
以核心价值观聚人心提士气 | 2014-03-05 |
以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为统领 开创生... | 2014-03-05 |
培植生态文明的文化土壤 | 2014-03-05 |
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 2014-03-05 |
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 | 2014-03-05 |
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与生态化人格 | 2014-03-05 |
从严处要求 向实处发力 | 2014-03-05 |
以“查补短板”为抓手打造过硬检察队伍 | 2014-03-05 |
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奋力前进 确保与全国同步... | 2014-03-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