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理论

文教

《诗经》琴瑟寓意考论

解婷婷
2020-06-15 14:51:54  来源:光明日报

  今人常认为琴瑟在《诗经》中有夫妻关系的象征义,如程俊英《诗经注析》释《女曰鸡鸣》“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古代常用琴瑟合奏来象征夫妇的和好,如《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小雅·棠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这句诗也是用琴瑟象征夫妇的同心和好。”又如高亨《诗经今注》释《小雅·棠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如鼓瑟琴,以琴瑟音调的谐和比喻夫妻和好。”实际上,尽管琴瑟谐和在后来确实常被用来形容夫妻和好,但至少在战国以前,这种关联尚未形成定式。

  第一,“琴瑟友之”不能理解为比喻男女关系的“琴瑟和鸣”。首先,琴瑟并提不等于琴瑟“和鸣”。《诗经》中琴瑟并现的诗有七首:《关雎》《定之方中》《女曰鸡鸣》《鹿鸣》《常棣》《鼓钟》《甫田》。其中并现且为演奏场合的诗有五首,当中有四首属于乐队“和乐”的场合,即除琴瑟外还出现了其他乐器,即《关雎》《鹿鸣》《鼓钟》《甫田》;有且只有琴瑟的诗有一首,即《女曰鸡鸣》。乐队场合下的琴瑟并提是《诗经》在表现“和乐”场景时按演奏方式归类铺叙的一种常用手法,如《小雅·鼓钟》:“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磬同音。以雅以南,以龠不僭。”《周颂·有瞽》:“应田县鼓,鼗磬柷圉,既备乃奏,箫管备举。”除笙经常与他类乐器并提外,《诗经》中的演奏基本按打击乐、吹管乐、弹拨乐的方式进行分类。因此“和乐”中的琴瑟并提除说明琴瑟同为弹拨乐外,不能说明其有更加特殊的象征义。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也能证明这一点。目前发掘的春秋墓葬共出土6瑟1琴,在只出土了两类乐器的墓室中,有1墓为琴瑟(郭家庙M86),两墓为瑟笙(赵巷M4,曹家岗M5)。战国墓葬两类乐器的墓室中,有1墓为琴瑟(郭店M1),两墓为瑟与吹管乐(雨台山M21为竹律管,纪城M1为葫芦管),两墓为瑟与打击乐(叶县旧县M1为纽钟,溪峨山M7为鼓);在出土有3—5种乐器的墓室中,有4墓同时出现瑟与吹管乐(浏城桥M1、天星观M1、天星观M2为笙,包山楚墓M1为竽);另外在两个大型乐队墓葬曾侯乙墓和九连墩墓中,琴瑟与多种乐器同时出现。以此看来,琴瑟的关系似乎还不如瑟与吹管乐特别是笙的关系更为密切,所以《鹿鸣》有“鼓瑟吹笙”。在《关雎》的“和乐”场景中,琴瑟与钟鼓是一个整体。孔颖达《毛诗正义》曰:“明淑女若来,琴瑟钟鼓并有,故此传并云‘友乐之’。”并引孙毓《毛诗异同评》云:“思淑女之未得,以礼乐友乐之。”又曰:“琴瑟与钟鼓同为祭时,但此章言采之,故以琴瑟为友以韵之;卒章云芼,故以钟鼓为乐以韵之,俱祭时所用,而分为二等耳。”虽然此段重在释“友乐”二字,但从中亦能看出孔疏将琴瑟钟鼓统视为“礼乐”这一整体的代表。上博简《孔子诗论》:“《关雎》以色喻于礼……其四章则喻矣,以琴瑟之悦拟好色之愿,以钟鼓之乐□□□(之)好,反纳于礼,不亦能改乎?”同样把琴瑟钟鼓统视为喻礼的表现。其次,先歌琴瑟后歌钟鼓,只是因为二者地位有别,先秦雅乐中钟鼓地位最高,琴瑟地位较低。《孔子诗论》“以琴瑟之悦拟好色之愿”也是由于琴瑟地位和音色之故。《荀子·乐论》说:“鼓大丽,钟统实,磬廉制,竽笙箫和,管龠发猛,埙篪翁博,瑟易良,琴妇好。”因此《毛诗正义》曰:“琴瑟,乐之细者,先言之,见其和亲。钟鼓,乐之大者,故卒章言之,显其德盛。”朱熹《诗集传》在继承《正义》的基础上进一步解释说:“琴五弦或七弦,瑟二十五弦,皆丝属,乐之小者也。友者,亲爱之意也。钟,金属,鼓,革属,乐之大者也。乐,则和平之极也。”琴瑟音色柔和,先奏用以视亲爱之意,钟鼓则表现出金声玉振的“大和乐”场景,将整首诗的情境推向高潮。

  第二,“妻子好合,如鼓瑟琴”是以琴瑟比“室家”和睦,此“室家”意为全家大小,非指夫妻。《诗经注析》释此句为:“和妻子相亲爱相配合。”又释下句“宜尔室家”曰:“见《桃夭》注。”同时强调:“室家,指夫妇。”其《桃夭》“宜其室家”注曰:“室家,指配偶、夫妻。”并引《孟子》“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左传》桓公十八年:“女有家,男有室”等为证,明确将“宜尔室家”的“室家”解释为夫妻,以承上文“妻子好合”。但是《桃夭》中的“室家”与《棠棣》的“室家”不完全相同,《正义》释“妻子好和”曰:“此后燕及妻而连言子者,此说族人室家和好,其子长者从王在堂,孩稚或从母亦在,兼言焉。”又释“帑”字曰:“上云‘妻子好合’,子即此帑也。”郑笺释“宜尔室家”云:“族人和,则得保乐其家中之大小。”都是将妻子和室家视为全家大小。先秦琴瑟可以普遍比喻事物的和谐,这在曾侯乙“弋射图衣箱”漆书“民祀唯房,日辰于维,兴岁之驷,所尚若陈,琴瑟常和”中已可见。

  第三,“琴瑟在御,莫不静好”指向礼制中琴瑟与大夫士的关系。先秦礼制中,大夫士是与琴瑟关联最密切的阶层。《仪礼·既夕礼》:“《记》。士处适寝,寝东首于北墉下。有疾,疾者齐。养者皆齐,彻琴瑟。”《礼记·曲礼下》解释曰:“君无故,玉不去身;大夫无故不彻县,士无故不彻琴瑟。”《礼记·丧大记》亦曰:“疾病,外内皆扫。君大夫彻县,士去琴瑟。”又《贾子新书·审微》:“礼,天子之乐宫县,诸侯之乐轩县,大夫直县,士有琴瑟。”《春秋公羊传注疏·隐公五年》:“是以古者天子诸侯,雅乐钟磬未曾离于庭,卿大夫御琴瑟未曾离于前,所以养仁义而除淫辟也。《鲁诗传》曰:‘天子食日举乐,诸侯不释县,大夫士日琴瑟。’”《白虎通义·礼乐》:“诗曰:‘大夫士琴瑟御’……大夫士北面之臣,非专事子民者也,故但琴瑟而已。”大夫士食“日鼓琴瑟”即“士无故不彻琴瑟”,这是其以礼乐规范自身的表现。“故”在此应指疾病,只有疾病时才需要斋戒,撤去琴瑟,不奏乐。除传世文献外,考古发现似乎也能印证这一规制。除曾侯乙墓和九连墩墓大型乐队外,同时出土琴瑟的郭家庙M86和郭店M1主人身份一为大夫,一为士。以此观之,《女曰鸡鸣》的家庭应该处于大夫士阶层,“琴瑟在御,莫不静好”至少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赞美此家主于家中闲暇时亦能遵守礼制,二是说明家主身体康健,与后文“与子偕老”的祈愿相合。

  第四,以琴瑟喻夫妻关系在后世渐成定式,这或许跟先秦夫妻生活有关。如《女曰鸡鸣》确实表现了夫妻间的和睦相处,其所咏唱的生活场景不在公共空间,而在内室展开,这或许昭示着此诗与夫妻生活的关系。关于后者,郑玄说:“弦歌《周南》《召南》之诗,而不用钟磬之节也。谓之房中者,后、夫人之所讽诵,以事其君子。”(《仪礼正义·燕礼》)“风之始,所以风化天下而正夫妇焉,故周公作乐,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或谓之房中之乐者,后妃、夫人侍御于其君子,女史歌之,以节义序故耳。”(《诗经正义·〈周南〉〈召南〉谱》)郑玄认为夫妻生活是风之始,一般用弦乐来伴奏演唱,最初是宫廷中后妃、夫人于内室讽诵给天子听的。到了宋代,朱熹进一步解释这种由宫廷推广至乡党邦国的夫妻生活:“周公相之,制礼作乐,乃采文王之世风化所及民俗之诗,被之筦弦,以为房中之乐,而又推之以及于乡党邦国,所以着明先王风俗之盛……”(《诗集传》卷一)林岊又将属于夫妻生活的风分为两类:“其一则周公所为天子后妃房中之乐歌,谓之王者之风。其一则所为诸侯夫人房中之乐歌,谓之诸侯之风。”接着又解释道:“周公之为此何也?若曰《雅》施朝廷,《颂》施祭祀,天子、诸侯闺门燕饮独无乐歌乎?故为此《风》耳。”(《毛诗讲义》卷十一)林岊在这里把“夫人”解作诸侯之妻。若作如此推想,似乎可以再问一问“天子、诸侯闺门宴饮有乐歌,大夫士闺门宴饮独无乐歌乎”。这种房中弦歌的生活场景一定是上自天子下至大夫士,每个贵族之家都会有的生活场景。《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郑玄笺:“好和,志意合也。合者,如鼓瑟琴之声相应和也。”琴瑟同属弦乐,音色柔美,音量不大,因此成为夫妻生活的固定乐器,与夫妻有了关联,这大概是后世以琴瑟和鸣比夫妻和睦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之,《诗经》中某些描写琴瑟的诗句或许是“琴瑟——夫妻”寓意的重要文本来源,但当时的创作者们可能未必意有此指,这一美好寓意的诞生当是后世对《诗经》文本再阐释的结果。

   (作者:解婷婷,系青岛大学文学院讲师)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访谈

文献

  • “习惯重于方法”

    胡适强调读书治学须养成“勤、谨、和、缓”的良好习惯。

  • “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始终重视调查研究,并带头积极践行。如今,我们已步入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党员干部很有必要把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传承好、发扬好。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