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约公元前390—前305年),名轲,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核心人物之一。战国早期孔子(约公元前551—前479年)从文化的视角解析古史时代的更替,塑造大禹精神,开启“水”的哲学阐释。一百多年后,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更加拓展和丰富了“水”的文化、哲学思想,把儒家学说推向了新的高度,也为我们留下许多值得探讨的课题。
《孟子》是儒家典籍“四书”之一,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学说。《孟子》有七篇十四卷传世,有关“水”的论述集中在《梁惠王》《滕文公》《离娄》《告子》《尽心》等篇中。以下略举孟子“水”学说一二,以解析儒家水的思想、文化和哲学理念。
治水中的人文精神
《滕文公》主要记录孟子与滕文公之间的谈话,滕文公向孟子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在《滕文公》中,孟子回顾了华夏尧舜禹三帝时期的大洪水及其治水活动,史实主要来自《尚书·尧典》。孟子通过向滕文公叙述尧帝治水,阐述他的治国理念:治国必先治水,唯有治水,才能使百业兴盛,天下太平。孟子用“尧独忧之”,说明尧帝作为圣明君主对治水的关切,希望滕文公也像尧帝一样,以治水为己任,将治水作为安邦之要。孟子的这一思想在《滕文公》开篇就显示出来:“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的话题不离尧舜。司马迁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讲孟子时,用“天下方务於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来描述,孟子通过对唐尧、虞舜的尊崇来宣扬阐释儒家的政治思想。
在与滕文公的对话中,孟子虽然是叙述尧舜禹治水的历史,但是他对治水意义的阐释才是最为精彩的。《滕文公》“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这段话描述了华夏尧、舜、禹三帝波澜壮阔的治水活动和治水后的“中国”,从“泛滥于天下”到“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这是对两千多年前华夏文明演进的完整阐释,是中华民族创世纪史诗的最早书写,其影响超越了时代。
治水中的民本思想
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他民本思想的核心。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这个命题,回答了如何对待人民对于国家兴亡的重要性。他把人民放在第一位,从而达到“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力图将儒家的政治理论和治国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国家治理主张,并推行于天下。孟子民本思想中也表达出了水与国富民安的关系。
《孟子·尽心》记载:“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孟子说,让百姓种好他们的地,减轻他们的赋税,就可以使百姓富足。按一定时节食用,按礼的规定使用,财物就用不完了。百姓没有水和火就无法生活,晚上敲人门户求水讨火,没有人不给的,因为家家水火都多极了。圣人治理天下,就要使百姓的粮食多得像水火。粮食多得像水火,那么老百姓哪还有不仁爱的呢?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民非水火不生活”,朴素而形象地论述了水的重要性,孟子这里取“水”丰沛之意,认为“圣人治天下”,应使民之“菽粟”要像水一样充沛,这样百姓才能过上富足的日子,民富则国强,孟子这里把自然的水赋予了社会属性,把水的管理融入仁政思想之中,在战乱不断、民不聊生的战国时代,孟子有如此深刻的思想,非常难得。在《尽心》中,孟子的著名论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其民本思想最为典型、最为突出的体现。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这里提到祭扫按时举行,但仍然遭受旱灾水灾,那就改立土神谷神。社,土神;稷,谷神。古时君主祭祀社稷,就是祭祀土神谷神,后代把社稷代表国家。孟子将兴水利、除水害与治国安邦的辩证关系作了最清晰的阐述。洪水和干旱一直困扰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孟子从祭祀指陈民众与君主的关系、水旱灾害与社会稳定的关系,这一论述为后世政府层面主导减灾行为提供了文化意义上的支撑。
治水中的治国理念
《孟子》中对水有十分精辟的论述,反映孟子对水的深刻认识,孟子通过对水的观察、思考,进而“借水”而阐发事理,上升到哲学层面,从而使水成为其哲学思想和治国理念的重要符号。
《梁惠王》“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是讲梁惠王见了孟子之后问道:“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呢?”孟子回答说:“天下安定在于统一天下。”“谁能统一天下呢?”孟子说:“不喜欢杀人的国君能一统天下。”“谁会归附他呢?”孟子又回答:“天下没有不归附他的。大王您知道禾苗生长的情况吗?当七、八月间一发生干旱,禾苗就要枯槁了。一旦天上乌云密布,下起大雨,那么禾苗就长得茂盛了。像这样的话,谁能阻止它呢?而现在天下国君,没有一个不喜欢杀人的,如果有一个不喜欢杀人的国君,那么普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盼望他了。如果像这样,老百姓就归附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那么盛大的水势谁能抵挡啊!”这里,孟子是借助水的动能形态,警示梁惠王要施仁政于民,人民才能拥护,才能使老百姓像“由水之就下”一样望君主的仁德而归附。《离娄》也有相同的表述——“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是说老百姓归附仁政,就像水往下流,野兽往旷野跑一样。这里孟子取“水”之形,但以“水”之性,表明其德治思想和仁政的政治主张。
孟子还通过对水的特性分析,以“水”譬喻,劝导君主应该具有的优良品性。《离娄》:“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徐子说:“孔子多次称赞水,说道‘水啊,水啊!’孔子赞同水的什么方面呢?”孟子说:“有源头的泉水滚滚奔流,日夜不停,注满洼坑后才向前进,一直流入大海。有本源的事物都是这样,孔子赞同水的这一点。如果没有本源,像七、八月间的雨水汇集,水沟、水渠都满了,但它的干涸也立等可待了,所以,名誉超过了实情,是君子引为耻辱的。”孟子通过对水“不盈科不行”的自然品性的描述,从文化范畴来隐喻君王为政要坚守本源、不忘初心、循序渐进、脚踏实地,这样,治理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治水中的和谐观念
《孟子·告子》:“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于禹。’孟子曰:‘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吾子过矣。’”这一段描述孟子与白圭关于治水的对话,反映出孟子治水要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思想。白圭(前370—前300年),战国时期洛阳人,名丹,字圭。梁惠王时在魏国为相,善于修筑堤坝,兴修水利。白圭对孟子说:“我治理水患比大禹强。”孟子说:“你错了。大禹治理水患,是顺着水的本性而疏导,所以使水流注于四海。如今你治理水患却使水流到邻国家那里去。水逆流行进叫做洚水,洚水就是洪水,这是仁人所厌恶的。你错了。”孟子鞭笞白圭筑堤以邻为壑的不义,指出筑堤利与弊的辩证关系。
在《离娄》篇也有类似的表达。孟子曰:“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故者以利为本。所恶于智者,为其凿也。如智者若禹之行水也,则无恶于智矣。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如智者亦行其所无事,则智亦大矣。”孟子称天下讲物性和人性的,只要研究已有的迹象就可以了,已有的迹象,以顺应自然为根本。聪明之所以令人厌恶,是因为它的穿凿,如果聪明人像大禹治水那样,聪明就不令人厌恶了。大禹治水,只是顺应水势,因势利导,看来就像无所作为。如果聪明人也能这样无所作为,那就是太聪明了。孟子以大禹治水以“疏导”成功的例子,表达治水要尊重客观规律,顺应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也是其伦理学说在水利方面的体现,这一点也是集大成者,十分难得。
《告子》:“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於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孟子指出乱砍滥伐和过度放牧,使茂密的山林变成光山秃岭,发出了“苟失其养,无物不消”生态损害的警告,提出“苟得其养,无物不长”的自然生态观。
作为战国时代了解水利本质并进行哲学阐释的先贤,孟子对水的论述,尤其是水的社会与自然观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