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军事国际-正文
值得警惕的潜在核大国
日本发展核武器计划与能力大扫描
胡尊锋//www.workercn.cn2013-11-19来源:科技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近日,越来越右的安倍政府居然破天荒地签署了“不使用核武器声明”,但与此同时,日本外务省却通过解密外交文件的方式,主动向外界透露,1966年东京就正式提出过生产核武器的计划。一边承诺“不使用核武器”,一边又坦承曾经“胎死腹中”的核武器计划,安倍的诡异表现,再次引发人们对日本发展核武器的担忧。请看科技日报特约专稿——

  日本是世界上唯一一个遭受过原子弹打击的国家,对核武器可谓爱恨交织,内心纠结,一方面恐惧其巨大威力,另一方面又心向往之。虽然1971年日本将“核三不原则”(不拥有、不生产、不引进)写进和平宪法,但核技术的开发与研制工作却从未间断,目前已是名副其实的潜在核大国。那么,日本想不想制造核武器?能不能制造核武器?有那些因素制约日本实现“核武梦”?

  日本很想制造核武器

  日本的核武梦想可谓早已有之。日本海军上将田村风吕在二战行将结束时说:“原子弹必须继续试验,即使这次战争用不上,下次战争也要用上。”现任首相安倍晋三的外祖父——前首相岸信介在1957年声称:“如果在自卫范围以内,拥有核武器也是可以的。”时任防卫厅政务次官的西村真悟在1999年出访美国时也直言:“我们应该拥有航空母舰、远端导弹和远端轰炸机,我们甚至应该拥有原子弹。”而据日本媒体最近披露,日本官房厅所做的年度例行秘密民调显示,希望日本发展核武器的人数正逐年增加,其中年轻人的比例越来越大。那么,为什么现在日本对发展核武器的兴趣越来越大了呢?

  一是要实现政治大国梦。日本总有一些人认为,没有核武器作支撑的经济大国犹如沙滩上的宫殿,没有核武器为基础的军事实力也总显得苍白无力,拥有核武器不仅是一个政治经济大国必须拥有的身份标志,更是一个国家政治与军事地位的重要象征。真正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政治经济军事大国,发展核武器显然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

  二是谋求更广泛的政治经济利益。战后,日本经济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的保护,但当经济实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美国“有偿保护”的弊端也日益显现。由于一直被隔离于国际安全体系之外,日本只能以国际秩序执行者的身份参与国际事务,致使其处处看脸色仰人鼻息,经济利益蒙受巨大损失。海湾战争期间,日本出了不少钱,可战后分的红利却少之又少,付出与回报极不相称。尤其是近年来在与美国的贸易摩擦中,因安全上受制于美国,不得不处处让步,经济利益常常受到侵害,这已日益引起日本各界的反感与不满。

  三是有了发展核武器的最佳借口。纵观日本的对外侵略史,人们不难发现,寻找和设定威胁,历来是日本军事战略的传统思维模式。冷战期间日本就曾在“苏联威胁”的借口下,大力发展常规军力,并秘密发展核技术。而今,日本大力宣扬“中国威胁论”,将中国和朝鲜的导弹核威胁,作为发展核武器的借口,并在2004年的《新防卫大纲》中,公然以“朝鲜和中国的核武威胁”为由,设立了“特殊武器研究官”这一特殊编制,专门研究特殊武器——核武器。

  日本有能力制造核武器

  1994年6月17日,时任日本首相羽田孜在国会回答记者的追问时说:“日本确实有能力拥有核武器。”1995年3月,日本著名的《宝石》杂志披露,“日本可以用183天造出原子弹。”而到了2002年,日本自由党主席小泽一朗则坦言,“日本一夜之间可以造出核武器。”现任首相安倍晋三也在2005年叫嚣,“日本有一流的核武器制造能力”。

  退一步说,即使日本人的坦白有夸大之嫌,但也反映出日本确有能力制造核武器。这种核能力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一是日本拥有全面而先进的核能技术。为解决能源短缺问题,日本早在冷战初期就开始了核电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日本核电站发电能力雄踞世界第三位,全国28%的电能是核电,核能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行列。而近年来,日本的核技术开发又取得了不少新进展,如投资30多亿美元从事受控、常温和室温核聚变研究,拥有了全世界唯一的大型螺旋核聚变实验装置,穷10年之功耗费60亿美元建成并于1995年8月试运行发电的“文殊”中子增殖反应堆,以及超一流的计算机仿真核试验能力。一句话,凭目前日本的核技术能力,制造核武器简直易如反掌。

  二是日本储备了数量惊人的核原料。日本通过大力发展核废料再处理回收技术,已经获得了大量的武器级钚。而今,日本在冈山县和青森县建有离心法铀浓缩工厂,在官崎县建有化学铀浓缩工厂,并正在建造一流的激光铀浓缩工厂,仅青森县的核废料再处理和钚回收工厂——日本原燃公司每年就可分离和回收20吨钚,可日本在3·11大地震之前,每年核电所需的钚也就20吨左右。难怪美国专家感叹,日本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武器级钚持有国,其多年来的钚元素储量甚至已经超过美国核武库中100吨的数量,可生产上万枚核弹。

  三是日本拥有高质量的核弹头制造能力。在核武器制造环节中,核弹头生产技术处于关键地位,需要极高的生产工艺和制造材料,众多企图拥核的国家往往无法逾越这一关。早在60年代末,日本东丽公司就研制出了世界上首批高强度高模量的碳纤维,并生产出了耐高温、耐烧蚀、抗热震和密度仅为钨合金十分之一的碳/碳复合材料,美国的民兵Ⅲ导弹MKl2A弹头鼻锥因采用日本的碳/碳复合材料,才解决了困扰多年的洲际导弹弹头防热难题。而今,尽管美国在弹道导弹落点精度控制(精确制导和末制导)和反拦截(突防)这两个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却一直依赖日本提供的高精度电子部件和生产技术。

  四是日本具有一流的核弹头运载实力。核武器要形成实战能力,还需要过硬的运载技术与装备。而早20世纪80年代,日本就致力于火箭技术的研究,并以10年时间花费27亿美元的代价,成功研制出H-2型火箭,其技术性能不亚于法国的“阿丽亚娜”火箭。如今,日本的M-5火箭可将2.5吨重的核弹头投送到1万公里以外,H-2A火箭可将2吨重的核弹头发射到5500公里以外的地方,航空自卫队列装的F-15J和F-2等先进战机也有能力满足投掷小型核弹的实战需要。此外,日本借助加入美国MD之机,正加紧发展与核武器相关的技术,如天基侦察系统、高性能的武器控制系统和一体化的C4ISR系统等,这都将极大地缩短核武器形成实战能力的时间。而一旦有了核武器,日本完全有能力把它投送到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

  跨越核门槛要过四道关

  毫无疑问,从经济、技术和原材料等方面来看,日本的确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准核武国家,只要日本政府下决心制造核武器,一夜之间就会成为一个现实的核武大国。但由于存在诸多国内与国际方面的制约因素,致使日本要想成为“核俱乐部”成员,至少还要过四道关。

  一是国际社会不答应。防止核扩散和消除削减核武器进而建设“无核世界”乃是国际核裁军的潮流,日本如果逆天而动,一定会在国际上遭到空前的孤立。而作为国土狭小、资源贫乏和市场有限的弹丸岛国,日本一旦遭到国际社会的制裁,对外依赖严重的日本经济必将很快崩溃,用来毁灭别人的核武器恐怕就成了一把切自己腹的武士刀。尤其是曾经遭受过日本侵略的东亚各国,必然会作出难以想象的强烈反应。

  二是美国人不允许。不可否认,美国曾为摆脱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的困境,两次对日本松绑,而今为重返亚太遏制中国,正第三次对日本松绑,但美国人绝不会把套在日本人头上的最后一道紧箍咒——“核保护伞”摘掉。更进一步说,一旦日本“拥核”,美国一直精心维持的“核不扩散体系”必将崩溃,还意味着美国对日本半个多世纪的“非军事化改造”彻底失败。

  三是宪法还有束缚。尽管近来日本右翼突破《和平宪法》的步骤日益加快,对宪法第9条中的“无核三原则”也愈加不满,最近更是在“行使集体自卫权”上有了本质性突破。但要想彻底摆脱“无核三原则”的束缚,公然发展核武器,也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办到的事情。而日本至今还没有退出《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意图,尤其是安倍政府最近还签署了“不使用核武器声明”,这些都表明日本名义上还是一个坚持无核化的国家,发展核武器缺少相应的法理依据。

  四是国内还很反对。绝大多数的日本民众清醒而理智,始终没有忘记广岛和长崎核爆炸给日本人民带来的巨大伤害。而3·11大地震引发的核电站泄漏对环境造成的次生核污染危害,更进一步加剧了日本民众的“核恐惧心理”,甚至到了“谈核色变”的地步。尤其是日本国内的“反核”力量仍非常强大,主要有受过核伤害的“被爆派”、思想进步的“反战派”和冷静务实的“现实派”组成,无论哪一派都坚信,日本一旦发展核武器,只会给日本民族带来又一次灾难。

  然而,我们应清醒地看到,只要条件成熟,形势所迫,日本会毫不犹豫地制造核武器,所谓的“核门槛”也只不过是一张一捅即破的“窗户纸”。届时,亚太乃至整个国际格局也将迎来新的动荡与整合。

  (作者单位:武警河南总队政治部)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