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军事国际-正文
还有哪些见怪不怪的框框亟需打破
——“战斗力标准大讨论”大家谈
刘继云//www.workercn.cn2014-05-19来源:解放军报
分享到:更多

  

  前不久,某部摒弃了沿袭多年的进入发射阵地的“队列动作”,改为取捷径迅速跑到各自战位的“战斗动作”。由此想到类似的条条框框还有很多,譬如“战术卧倒翻滚几圈”“侦察潜伏叼着匕首”的花架子,“雨天卧射铺垫子”“野外驻训接市电”的不实做法,“战场插彩旗”等多余动作。

  习以为常之举,看起来事情不大,实则危害不小。有的为了一些好看的动作,反复练习,白白浪费训练时间;有的把一些简单的动作、过时的课目当作“亮点”,严重影响训练效益;还有个别训练动作和内容,不仅实战价值不大,反而可能让战士受伤。

  “习惯之链的力量一开始往往很弱,因而感觉不到,但一旦感觉到了,它已是牢不可摧的了。”见怪不怪的问题不打破,久而久之,就会固化为思维定势,演变成习惯动作,平时可能很难发现,到了战时就会付出血的代价。在一次边境作战中,一名炮兵班长按训练惯例高举手中的小红旗下达射击命令。孰料,举旗的动作引起敌方注意,班长成了活靶子。

  为什么见怪不怪的条条框框会长期存在?这里面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延续以前的做法,自己浑然不知;有的虽然看到了问题,但缺乏担当意识,认为按老规矩办事,不需动脑筋,不用担风险;还有的也想改变,但认为改起来难度很大,不知如何去改。归结起来,主要是一些领导干部存在习惯性思维模式、封闭型发展理念、经验性指导方式、粗放式工作方法,思想认识还停留在机械化战争时代,未能树立与战斗力标准、与信息化战争相适应的工作遵循和行为模式。

  变化是战斗力标准不变的特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才能有效落实战斗力标准。每个人都有必要扪心自问:是不是身子已进入信息化时代,头脑却还留在机械化时代?是不是对传统的“那一套”欲罢不能,对未来战争的“这一套”知之甚少?

  思想行为停留在过去战争的范式里,迎接自己的只能是惨败。战斗力建设水平,取决于思想解放程度;战斗力建设效果,取决于除旧布新力度。不改变那些守旧观念、守成思想、守常心态,不打破那些思维定势、传统做法、习惯动作,能打仗、打胜仗就是一句空话。只有来一场“灵魂革命”和“头脑风暴”,自觉克服习以为常的惯性,勇于打破见怪不怪的惯例,才能通过战斗力标准大讨论推动战斗力建设大跃升。

  (作者单位:武警广东省总队二支队)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