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军事国际-正文
全球化时代刑法对人权的保障日益重视
——第七届全球化时代犯罪与刑法国际论坛综述
//www.workercn.cn2015-12-09来源:人民法院报
分享到:更多

  

  二、新社会防卫论与人权保障

  社会防卫论认为刑罚的目的是保卫社会。法国著名刑法学家、犯罪学家马克·安赛尔提出新社会防卫论,但它并不是一种明显与古典派、新古典派或者时政派对立的学说,而强调的是人道主义,是随着时代发展与现实紧密结合的一种运动。

  新社会防卫运动主张“非犯罪化”和“非刑事化”的人道主义刑事政策,在 1960年之前对于立法及监狱制度产生了巨大影响。安赛尔强调责任教育,是指对于犯罪人在对他进行判刑之前有必要对他进行一个人格的审查,对他人格进行心理的各方面的分析,清楚了解这个犯罪者的人格之后,才能够对他施以适当的刑罚,这就是安赛尔所指的责任教育。刑事诉讼法典规定在刑事诉讼当中在判决之前必须先对犯罪者人格进行审查。安赛尔的影响在刑事诉讼法典多个条款当中都可以得到反映,对于法国刑事立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法国1981年废除死刑,废除死刑之后剥夺自由刑就成为主要的刑罚方式,但是安赛尔非常反对剥夺自由刑,认为剥夺自由刑具有再犯罪性,认为监狱是罪犯的学校,不仅惩罚了犯罪人,而且令他的亲属感到失望,所以安赛尔一直主张用其他的措施替代监禁性或者是剥夺自由刑。安赛尔的主张还在法国的一系列立法中产生了一定影响,并对西方国家的刑法改革和刑事政策影响深远。

  亚克伯利康教授认为,新社会防卫论是在对刑事制度进行批判性的研究,并反思刑事制度本身,不仅包括犯罪与刑罚,而且涉及到预防犯罪,不仅包括惩罚领域,还有预防领域。新社会防卫论的主张和刑事政策的思路有相似之处,因为刑事政策经常被定义为为了对抗犯罪而合理组织的社会反应;但是新社会防卫论与其政策又有区别之处,因为它强调对行为体系的反思,并且以此使得对犯罪的打击合理化。

  周其华教授认为,法国新防卫论一些观点,有很多东西是比较先进、比较有创意的,为中国今后刑法的规定和执行方面提供了很多参考意见;但是这些观点在法国也不是完全都被接受,比如听说关于取消自由刑的规定,有的人就持反对意见,而且相反要求增加一些无固定期限的刑罚,规定一个安全期,不管多长时间,什么时候安全了什么时候放人。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院长曲新久教授认为,新社会防卫论中人道主义是最核心部分。责任论不同于传统理论,犯罪人认识到自己对于同类的责任,使他恢复责任感,这是不是在恐怖主义身上是难以实现的?因为恐怖主义走极端主义路线,拒绝与他人交流,拒绝多元的价值,也拒绝承认其他信仰或者意识形态。这个问题值得思考。(记者 唐亚南)

1 2 3 共3页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