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军事国际-正文
青年学生如何认清西方新闻“暗规则”
王学锋
//www.workercn.cn2016-06-21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近年来,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舆论环境,一些大学如中国人民大学等相继开设了媒介素养公共课程。然而,由于对现代商业化媒体缺乏深入了解,一些青年学生中仍有着各种认识误区,特别是在面对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媒体时,往往被其表面现象所迷惑:一些学生看到媒体上民主党、共和党候选人互相攻讦的报道,感觉很过瘾,认为这是民主政治的表现;一些学生看到美国媒体在国际政治事件中动辄以普世价值为名发声,误以为是在主持正义公理;网络舆论场引发的推特热、脸书热,更使得追赶时尚、科技的学生们以扎克伯格们为偶像,看不到其幕后的金融资本操控……

  作为当今世界最为复杂的媒体生态,美国新闻媒体远非看起来那么美,权力、财富、美国价值观交织成主导其运作的“暗规则”,认清这一基本事实,是提高青年学生媒介素养的重要课题。笔者在访问了众多美国学者、民众和媒体后,在专著《新闻暗规则》中,详细剖析了美国媒体与政治的相互“绑架”关系,进而梳理出理解美国等西方媒体政治生态的三种模型:

  “雇佣新闻”模型。美国政府自伊拉克战争以来形成了完备的“雇佣新闻”机制,这在其对外军事行动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人们看到的现场直播,都是经过军方许可后,由获得批准的记者跟随指定的部队进入现场后拍摄的。由于政府掌控着重要新闻的发生和发布权,媒体不得不接受政府制定的游戏规则,“从看门狗变成了哈巴狗”。曾多次参与美国军事报道的《纽约时报》记者就说:“那些认为报纸在战争中被利用了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报纸希望被利用。报纸把自己看成了战争的一部分,它希望成为战争的服务者,就像其他人一样,按照政府的要求去做事。”事后调查显示,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国主要六家电视新闻网新闻节目中,63%的信源是现任或者前任美国政府官员,他们向观众展示了支持战争的压倒性意见,战争开始的三周内,只有一位反战团体的领导者出现在屏幕上。“雇佣新闻”模型也存在于其他政府机构,有些部门甚至花钱请专栏作家撰写有利于政府的文章。

  “媒介金钱”模型。人们在关注美国选举时,除了看到其光怪陆离的表演秀,也会对长期存在的政治-金钱关系模型有所了解,即使亿万富翁特朗普,也需要募集资金支撑选举,这已成为共识。美国民间组织“代表我们”统计,过去5年里有200家企业捐了58亿美元,而得到的回报高达4.4万亿美元,也就是捐1美元可挣760美元。媒体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随着美国选举财政政策的放宽,参选者可以通过“超级委员会”募集资金,制作并刊播广告,宣传对自己有利的消息,甚至攻击对手。仅2010年,美国商业广播电视系统从这种政治广告中获得的收入就高达30亿美元,美国电视业从选举广告中获得的收入已经从仅占其总收入3%升到高达20%,从而使选举彻底成为“媒介-金钱”导演的全民游戏。绝大多数政治广告最终流向了财富五百强中的大型媒体集团,这使得它们经常与金融巨头、保险公司站在一起,而不是为底层民众代言。事实上,在对大选长篇累牍报道中,美国主流媒体却有意识地“遗漏”了抗议金钱政治的声音。比如,近期在美国国会前举行反对金钱政治抗议活动的400多位抗议者,在非暴力静坐中被捕。事件发生地的《华盛顿邮报》上,这一政治新闻被发在简讯栏,只有150字,旁边是10岁小孩骑车被撞、一男子逃税被判入狱两年两条社会新闻,《纽约时报》、CNN则干脆没有报道。

  “美国利益”模型。美国媒体并不是现有权力机构的挑战者,相反,它高度依赖于现有社会架构,扮演着权力依附者角色。一位参加CNN节目访谈的律师就被告知:在CNN的国际频道,可以讨论“政府的Torture(虐待)问题”,但在本地频道,“不能这样讨论”。更主要的是,美国主流新闻界有着强烈的经济立场,强调资本主义、利润主导、自由市场,那些和所谓“美国价值”不相符的故事,往往被抛进废纸篓或者电脑回收站。而在报道外国事务时,更习惯采用“美国是一个自由的国家”,“只有像美国这样的政治架构才是自由的”等视角。按照美国主流媒体“好人VS坏人”的定式,亲美意味着友善,反美意味着邪恶。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南海问题上,美国媒体要不断发出各种质疑中国的声音,因为“事关美国利益”。

  其实,美国媒体的这种真实状况已经被美国多数民众包括年轻群体所看穿,在一份专业调查中,35岁以下的美国年轻人,只有8%还相信主流媒体报道。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使许多美国人重新思考自己国家的各种制度。著名记者汤姆·芬顿就说:美国媒体曾经被认为是社会的预警者,实际上却成了蒙住美国人眼睛的一块纱布,美国人很难从媒体上看到那些使人们警醒、使政府受到监督的“真正新闻”。

  辩证看待美国媒体为代表的现代商业化传媒的真实规则,将有助于青年学生们更准确地认清事实、认知世界、认识规律。(本文部分内容为北京科技计划项目《新闻暗规则》成果,作者系北京晚报副总编辑)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