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史诗》 何建明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如果我们对几年前的上海世博会记忆犹新,对高达600多米119层的上海中心大厦有过体验,对迪士尼乐园、金茂大厦、东方明珠、杨浦大桥等一些地标性建筑印象深刻的话,上海浦东你一定不会陌生。散发墨香的长篇纪实文学《浦东史诗》生动记述了这些重大工程诞生的华彩过往。
浦东开发,世人瞩目,她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城市建设的重大成果。《浦东史诗》应和改革开放40年之庆的时间节点,书写浦东开发史、上海改革开放的奋斗历程,为新时代改革的弄潮精神,即时献上一份文学厚礼。
作家何建明这部40万字新著对浦东的开发和建设纵横捭阖地书写——史实开掘、现场还原、人物聚焦、事件提炼、精神升华,林林总总,生动再现上海城市开发的大手笔。从上海浦东建设成就中,描绘中国现代化历史伟业和宏大远景,思考现代城市开发、建设和管理的一些问题,其史的宏阔、诗的激情和现实的情怀,使这部纪实文学别有风采。
作为一部全面描写浦东开发的纪实文学,史实的生动丰富,现实的鲜活开掘,形成题旨的气象大雅,内蕴的丰实厚重。开篇“历史是这样拉开序幕”讲述浦东建设如何从时代发展与历史方位上,成为人们达成共识并付诸行动的一个“史诗”工程。上世纪90年代初,城市改革洪波涌起,关于大都市的上海如何发展,有了从浦西“向东转”的发展目标。上下同心,从善如流,克服了一系列高端的技术难题,解决了诸如土地批租方案落实、江畔洼地建高楼、白手起家引外资、海外揽聚人才等问题。作品以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和生动的场景,表现浦东开发作为一个“世纪工程”的多侧面,既有顶层设计的精细思考,又有民间智慧的献计献策,以及国际友人、外企朋友的襄助。特别是作为一个重点工程,一开始就有关于定位发展的讨论,甚至是不同理念的争议,最后形成共识,高科技,高起点,创一流,力争世界领先,成为“世纪工程”。浦东开发,风云际会,史诗手笔,可歌可泣,成就了大上海的宏伟繁荣,也成为4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收获。
人物是纪实作品的灵魂。《浦东史诗》以人物串联史实,抒写宏伟,讴歌历史。史与人、人与事的综合书写,注重细节和生活场景,增强感染力。一些高级人才和管理者有事业心,勇于拼搏,眼界开放,又有深挚的人文情怀。他们或是被点将,或是被改革大潮吸引,成为“老浦东”。作品描写他们在事业中找到人生价值,更重要的是作为建设者、见证人的荣誉和自豪。像老市长汪道涵诚邀归国的世界级桥梁大家林同炎,放弃在美国优越的工作环境和物质待遇,为开发浦东进“万言策”,成为几座大桥建设的担当者。开发的热潮吸引他们,情谊和道义感染他们,面对各种困难,不弃不离,坚守着对浦东也是对开放中国大陆的一份情谊。作为攻坚战,一线施工条件艰苦得难以想象。洋山港跨海大桥施工队周亚军带领上百人团队,在32公里的海面上,“圈在用小舢板临时搭建的工棚里”,坚持上千天劳作,与海浪台风斗,与远离家人的孤独抗争,胜利完成海上施工。一个特大城市的开发,上下齐心,合力奋进,领导者身先士卒。他们的拼搏、勤政是关键,他们平凡的人生故事和人生情怀也是作品的一道风景,《浦东史诗》通过不同的人物故事和创业经历,多角度描绘出“浦东人”的群体形象。
史实梳理与人物故事的描绘之外,哲理阐发与诗意升华使得作品的内涵蕴藉,晓畅中见隽永。何建明有意提升纪实作品的文学性效果,写人叙事,缘情生发,有理性地阐述,有诗意地发问,有深情地感怀。在《与天对话,我是“中心”》一节中,作者登上上海中心大厦632米高的顶层,高与天齐的震撼,与建设者对话,了解大厦创建了史上多个第一的奇迹。于是,想象飞腾,追寻当年屈原的“天问”、李白的“问天”,而今,浦东的恢宏创造,实现了飞向天空、飞往远方的梦:“天有多大,大至何边?天,就是我们自己。天,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这里是上海人看世界,追求自我完善、实现自我理想、抵达自我境界的一个地方……”“天之问”,是对人的精神赞颂。
在最后一章中,作家对上海的名称作了阐述,其实,上海上海,是往海上进发,是开发创造,是对远方的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最近考察上海时说,上海背靠长江水,面向太平洋,长期领中国开放风气之先。上海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好,同其开放品格、开放优势、开放作为紧密相连。作品以对浦东开发的全景书写,形象地诠释了上海精神,是这一重要论断的文学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