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湖北襄阳党工共建助推企业发展
“双培双带” 积聚正能量
日前,襄阳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特级技师电工班班长、党员劳模贾军海带领他的团队,新研制出一套除尘软启动装置,该装置每年可为公司节约用电2000KWH,节约费用5万余元。这仅是湖北襄阳市实施“双培双带”、发挥党员劳模先锋模范作用、助推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一个缩影。
2013年4月,该市的一项调查显示,一些非公企业存在着党工组织力量薄弱、党工工作覆盖面不广、党员人数少、结构不优、质量不高等问题,在全市1.1万名劳模和先进工作者中,党员不足40%.调研后,市总工会、市委组织部联合出台在工人中发展党员的相关规定,通过把工人中的生产经营骨干和劳模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和劳模,确保关键岗位有党员劳模,以党员先锋和劳模示范作用带动职工建功立业。
抓建家,壮大党员后备队伍
“刚到企业宣传的时候,有些企业对建党工组织不是很理解,但当他们看到党工组织建立以后,不但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反而促进了企业发展,就开始主动配合我们的工作,这个转变真不容易。”襄城经济开发区工会协理员兼党建指导员张强感叹。
促使这一转变的,得益于该市“一提前四同步”工作法。“一提前”即在企业筹建阶段就提前介入党工工作:“四同步”即同步招聘员工与吸纳党员会员、同步建立党组织与工会组织、同步配备管理人员与党工工作者、同步制定管理制度与党工工作制度,实现了党组织与工会组织的资源共享。
为壮大非公企业党员队伍,推进党工工作全覆盖,该市工会与组织部门联合开展党工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多载体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推进。针对多产业聚集发展的现状,创新设置区域型、行业型、联合型、单独型、挂靠型等党工组织,取得了良好成效。全市符合建立党工组织条件的985家非公有制企业,全部实现应建尽建、正常运转。
党工组织建立起来了,该市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开展“协助党组织找党员、找劳模,帮助党员、劳模找党组织”活动。468名口袋党员、隐性党员和4328名党员劳模“找到了家”。
重培养,增强党员劳模归属感
“双培双带,不仅是要抓好党工组织组建工作,更重要的是引导企业注重培养党员劳模,促进个人与企业的和谐发展、党组织与工会组织活动相互渗透融入。”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成佳刚说。
为改善工人党员队伍结构和分布,该市把发展工人党员和劳模党员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工作内容,坚持“四个侧重”,即:侧重发展劳动模范和一线的技术骨干、生产能手入党,侧重发展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入党,侧重发展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的员工入党,侧重发展青年工人、优秀农民工和先进工作者入党,并将指标分配向这些领域和对象倾斜。
为把生产经营骨干和劳模培养成党员,该市建立工会组织“推优”制,对有入党志愿的骨干和劳模,先由工会组织推优确定入党积极分子,至少开展一年以上的培养教育和考察,才能研究讨论报备成为发展对象。
为加强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训,该市实行理论与实践“双考制”,依托各级党校、企业流动党校,每年专门对企业入党积极分子开办培训班,并采取上门面授、党校函授、“十分钟党课”、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谈心谈话等灵活方式,在一线中培养党员,在实践中历练党性。
刘沙是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布机车间轮班长,由于探索总结的“一停二看三查”巡回法,将生产效率提高10%,使她从一个普通的农民工成长为纺织技术骨干,先后荣获“湖北省十佳农民工”和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在去年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经过一年的培训考察,今年7月成为一名正式党员。
像刘沙一样,该市从生产经营骨干、劳模中发展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5158名,新发展党员中工人占比每年以1%的速度递增。
促发展,彰显党员劳模示范作用
“党员劳模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双培双带成为党员劳模成长成才和企业转型发展的新平台。”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李跃华认为,抓实党工共建,同样也出生产力!
为使党工组织“活起来”,该市将党工共建活动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紧密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党员劳模的先锋模范作用,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国网襄阳供电公司配电三班班组带头人、党员劳模娄先义的“劳模创新工作室”, 带领20余名职工开展技术创新,取得国家专利13项,推广先进技术20多项,其中5项在全国推广。在其影响带动下,该公司又相继建立了3个职工创新工作室。像这样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全市已达到151个,取得创新成果419项,已获得国家专利128项,增创经济效益7.4亿元。
中航精机公司是一家从事座椅调角器生产的上市公司,产品占据全国市场份额三分之一左右,其中中高档产品占有率达60%,从去年开始,该公司引入央视“星光大道”选星理念,在公司内部开展职工技能大赛活动,对竞赛优胜者,在选树劳模、发展党员、评聘职称、工资晋级方面予以优先,激发了职工学技能、练本领、比奉献的热情。
目前,该市在4000余名党员劳模的示范引领下,先后在纺织、机械、建筑、金融、商贸等19个重点行业领域开展劳动竞赛,吸引了32万名职工参与。(通讯员 花蕾 周士龙 记者 张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