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7日,全国高考第一天,李玲坐着妈妈的电动三轮车去考试地点。今年18岁的李玲是北京五十五中学的高三学生,今天,她迎来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高考。这一天,她将跟全国915万考生一同走入高考考场。跟别的考生不同,李玲是唯一一个搭乘电动三轮车来这个考点参加考试的学生。她的妈妈张淑玉今年已经68岁了,在别人眼中母女二人更像是祖孙俩。送孩子参加高考,别的家长都是开车或打车,小玲母女却驾驶着电动三轮狂奔在高考路上。 中工网记者 张颖 摄影报道
早晨8点多,李玲顺利到达了考试地点——北京东直门中学。这辆电动三轮车是她家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从家里出发到这大约需要20分钟。临近考试,小玲的妈妈叮嘱她要认真作答。 中工网记者 张颖 摄影报道
小玲的妈妈张淑玉今年已经68岁了,是一位“大龄”家长。女儿参加高考,她要做好后勤保障。 中工网记者 张颖 摄影报道
女儿刚进考场,张阿姨突然发觉孩子忘记拿水,赶紧上前不顾阻拦给小玲递去一瓶可乐。 中工网记者 张颖 摄影报道
说到高考,张阿姨比女儿更加激动,“十三年寒窗苦读,这两天就见分晓了。” 中工网记者 张颖 摄影报道
目送小玲进了考场,张阿姨推车离去。上午语文考试的时间是两个半小时,她要赶到报亭去卖报纸,11点半再回来接女儿。 中工网记者 张颖 摄影报道
张阿姨没有工作,小玲的爸爸因患帕金森综合症两个月前刚去世。她承租的报亭是东城区政府和东直门街道办为解决他们一家经济困难特意安排的,在东直门地铁站附近,位置不错。每天早晨7点半开始卖报,一直要到晚上8点半收摊。 中工网记者 张颖 摄影报道
忙完上午的活,刚过11点,张阿姨就早早候在了考场外。 中工网记者 张颖 摄影报道
小玲出来,母女商量着去哪吃午饭。因为每天卖报,张阿姨几乎不在家做饭,高考这天,小玲想赶紧吃完回家再复习会儿。 中工网记者 张颖 摄影报道
母女二人来到学校附近的一家餐厅,还没到午饭时间,吃饭的人不多。刚点完菜,张阿姨就被维修报亭的一个电话叫走了。 中工网记者 张颖 摄影报道
半个小时过去了,餐厅里已经坐满了人,大家都开始吃饭。妈妈还没回来,小玲趴在餐桌上稍微休息一会儿。 中工网记者 张颖 摄影报道
50分钟后,满头大汗的张阿姨赶了回来,小玲问了问报亭的情况,催促着妈妈赶紧吃饭。 中工网记者 张颖 摄影报道
张阿姨的腿脚不太好,女儿搀扶着下了楼,在别人眼里,这对母女更像祖孙俩。 中工网记者 张颖 摄影报道
张阿姨说,这辆电动三轮车是今年小玲生日那天买的,“年纪大了,腿脚不好,买个车好接送她上学。” 中工网记者 张颖 摄影报道
回到家,忙活了半天的张阿姨才坐下歇了歇。她没问小玲上午的考试情况,只是叮嘱下午的数学要仔细答题,先答会做的题。 中工网记者 张颖 摄影报道
中午一点半,小玲准备午休。她的卧室里除了床之外几乎没有别的家具。 中工网记者 张颖 摄影报道
小玲跟妈妈住在工体附近的一个单位宿舍里,这是90年代初爸爸单位分的房。两个月前,80岁的老父亲去世了,对小玲打击很大,妈妈怕影响她高考,没有再提起过她爸爸。 中工网记者 张颖 摄影报道
小玲的第一志愿是北工大实验学院的工商管理专业,在北京市一模考试中,她的分数上了一本线,考这所大学还是很有希望。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张阿姨原本希望小玲将来能当个护士或是幼师,但都因为错过了专业面试或身体条件的限制没有报考成功。张阿姨说:“瞎填吧,到时候再看,能上什么就上什么。” 中工网记者 张颖 摄影报道
趁小玲午休的时候,张阿姨收拾了会儿屋子。这套两室一厅是老伴留给母女俩的唯一财产,家里到处堆放着杂物,两架高低铺、几件旧家具,也不经常打扫。 中工网记者 张颖 摄影报道
高考对母女二人都意味着解脱,考上大学后小玲的生活会更方便,张阿姨照顾孩子的负担也会减轻。为此,张阿姨专程去了北京一家有名的道观求了一道平安符。 中工网记者 张颖 摄影报道
午睡后,小玲赶紧拿起书本,复习了一小会儿调整下午的考试状态,下午的数学考试是妈妈最担心的。 中工网记者 张颖 摄影报道
两天之后,这些复习资料就将成为历史。 中工网记者 张颖 摄影报道
骑着电动三轮车,母女二人跟高考赛跑。两天的成败就将决定未来的命运,高考的残酷却是小玲母女的希望。 中工网记者 张颖 摄影报道
编辑: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