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汽车

今日要闻

新能源占领半壁江山?

2035年汽车产业实现电动化转型

2020-11-02 08:40:35  来源:南方网

  10月27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发布,相比2016年的路线图1.0进行了重大修订。分析指出,路线图2.0框架的调整瞄准了汽车制造电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的发展需要以及产业链发展的薄弱点。以2025年、2030年、2035年为关键节点,路线图2.0设立了产业总体发展里程碑。

  预计到2035年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年销售量占比达到50%,汽车产业实现电动化转型,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00万辆左右,商用车将实现氢动力转型,各类网联式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在国内广泛运行。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深度融合,形成汽车、交通-能源-城市深度融合生态。

  推进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

  基于汽车技术发展的社会愿景和产业愿景,2.0版技术路线图坚持纯电驱动发展战略,提出面向2035年的六大总体目标,这其中就包括了先于国家碳排放承诺的目标和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的愿景:汽车产业碳排放总量先于国家碳排放承诺于2028年左右提前达到峰值,到2035年排放总量较峰值下降20%以上;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主流产品,汽车产业实现电动化转型。

  值得注意的是,正是在强调节能控制碳排放的背景下,路线图2.0提出传统汽车全面向混合动力车型转变,以实现对未来越发严苛的排放标准的适应。

  目前,广汽丰田、广汽本田均在大力推动混合动力技术推广。其中,广汽丰田在TNGA架构下实现了全速域真混动,采用最强THS混动系统,PSD行星齿轮动力分配,更大排量,更强动力,更低油耗。

  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专家委员会主任王秉刚认为:“单纯内燃机已经无法达到节能减排的新要求,只有通过混合动力技术来实现,一旦传统燃油汽车全面实现混合动力化,其与纯电动汽车的技术路径也就此打通。”

  2.0版技术路线图中指出,至2035年,我国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各占一半,传统能源动力乘用车将全部转为混合动力,从而实现汽车产业的全面电动化转型。在此基础上,我国汽车油耗将在未来5年、10年及15年达到不同的标准。

  除通过混合动力技术实现节能减排外,路线图2.0仍然坚持纯电驱动战略,预测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年销售量将占汽车总销量的50%以上,以4000万辆的产销规模预测,2035年纯电动汽车销量超千万辆。

  此外,路线图2.0对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目标也有进一步明确。2030—2035年实现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的大规模应用,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可达到100万辆左右,同时从电堆基础材料、控制技术、储氢技术等方面实现根本的技术突破。

  核心技术与产业链自主可控

  根据路线图2.0,我国汽车产业链与核心技术仍然存在薄弱环节:基础软件、元器件、部分关键基础材料、部分基础工艺等多个短板尚待突破;部门关键零部件对进口依赖严重,难以达成产业链的安全可控等,对此,2.0版技术路线图明确9大方向,重在建立自主、可控产业链。六大目标中提出: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化水平显著提升,形成协同高效、安全可控的产业链;技术创新体系优化完善,原始创新水平具备全球引领能力。

  以总体技术路线图为“1”,“1+9”规划中涉及的九大重点领域技术分别为节能汽车,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汽车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充电基础设施,汽车轻量化,汽车智能制造与关键装备。

  毫无疑问,汽车产业电动化进程中,动力电池与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发展尤为重要。路线图2.0预测,至2035年,我国将形成完整、自主、可控的动力电池产业链,关键材料、原始创新技术自主化的同时,迎来产业数字化发展,还将形成多材料体系动力电池、模块和系统产品平台以及精细化、智能化、高值化退役动力电池循环体系。

  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发展路线中,以纯电驱动总成、插电式机电耦合总成、商用车动力总成、轮毂轮边电机总成为重点,以基础核心零部件元器件国产化为支撑,重点提升我国电驱动总成集成度与性能水平,预计203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产品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乘用车电机比功率达到7.0kW/kg,乘用车电机控制器功率达到70kW/L,纯电驱动系统比功率达到 3.0kW/kg。

  在汽车轻量化技术方面,路线图2.0提出,至2035年,我国燃油乘用车整车轻量化系数预计将降低25%,纯电动乘用车整车轻量化系数降低35%,并制定了近中远期目标:近期以完善高强度钢应用为体系重点,中期以形成轻质合金应用体系为方向,远期形成多材料混合应用体系为目标。

  智能化在路线图2.0中也有了具体的发展目标:到2035年预计关键工序智能化率达到90%以上,设备OEE接口综合效率比2020年提高10%,劳动生产率比2020年提高50%以上。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李骏指出,至2035年,我国将实现产业链的完全自主可控,产业完成智能化转型,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也将更为完整,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从而形成利于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并构建综合性、立体化的人才体系。

  发展智能网联与产业融合生态

  面向2035年的六大目标中提及,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体系基本成熟,产品大规模应用;建立汽车智慧出行体系,形成汽车、交通-能源-城市深度融合生态。

  对于智能网联汽车,路线图2.0深化完善了“三横两纵”的技术架构,其中“三横”为车辆关键技术、信息交互关键技术和基础支撑关键技术,“两纵”为车载平台和基础设施。路线图预测,到2025年高度自动驾驶的汽车将切入市场;到2030年预计实现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的广泛应用,以及在部分城市道路情况下的特别是智慧城市场景下的规模化应用;到2035年高度自动驾驶和完全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将具备与其他交通参与物和其他车辆的混合运行,两者之间的网联协同决策和控制能力将得到较大规模的提升,各类网联式高度自动驾驶车辆能够在中国广泛应用。

  在产业融合方面,路线图2.0提出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多领域相互赋能,协同发展。到2035年,新增的电动汽车和充电基础设施将全面普及V2G功能;到2035年在全路工况条件下实现低成本且高可靠、可规模化快速部署的商用无人驾驶功能;V2X技术支持高度自动驾驶级别以上的汽车商业化运用,高精度地图数据的精度达到近厘米级。

  来源:南方网

  记者:魏泓泉

编辑:陈思南

车图

新能源

自动驾驶

召回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