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新华网北京8月7日电(记者戴盈)云南鲁甸地震后第二天,记者收到NGO备灾中心志愿者杨宏立发来的信息:去往震中龙头山镇的盘山公路拥堵,交警说运送伤员的救护车都出不来,很多堵在路上的车辆是民间赶去救援的。现场记者在采访中记述:“一段十公里的山路却怎么也走不到头。”
场景何其相似,汶川、雅安地震后都出现了车辆堵路的现象。信息不对称引起的盲动,如今依然困扰着鲁甸。
“大家一听说龙头山镇灾情最严重,全往那里赶。这种情形往往造成一个问题,应该让什么车先通过?比如有十辆车,第一辆是送棉被,最后一辆是送药品的。受灾民众可能更需要药品,可这辆车却被堵在最后面。”益云(公益互联网)社会创新中心负责人万涛说,目前缺乏一个有效的数据研判机制——去多少人,缺什么。
万涛和同事在雅安地震时,曾设计了一款救灾地图。在这次鲁甸地震,救灾地图再次启用,尝试给救灾信息进行“信息救灾”。
一张地图解决什么
微博和微信求助信息具有碎片化特点,海量信息被一刷而过,往往使得人们忙着救这个,忘了那个,从而降低资源有效利用率。
从事多年救灾信息处理的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是救灾地图主要的发布者、核实者和使用者。卓明创始人郝南认为,无论是民间车辆堵路还是出现物资哄抢,都是救援的专业能力和协调机制出了问题。
“光有信息是不够的。”郝南说,“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的地图是一个有力工具,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升级,可以达到类似作战沙盘的功能,信息可视化呈现也有利于公共传播。”
3日晚,为鲁甸创制的救灾地图在益云网站上线,当时仅有卓明一条灾情介绍。
接下来几天,出现了不同诉求的几十条信息,标记地点是鲁甸管辖的不同村镇。龙头山镇龙井村田边组6日下午发出一条物资需求信息:由于村中无死亡,政府救灾物资安排在最后领,暂无任何救灾物资到达。组里不通车,粮食还够吃一天,吃土豆还能维持三四天。信息来源是微博,已经志愿者核实,同时标明了当地联络人的手机号。
记者在益云北京总部看到,团队不过十几个人,真正的“眼睛”是前方的救援队和志愿者。
益云成员在电脑上同时开着多个聊天窗口,包括一个2000人的民间救灾信息协作群和一个100多人的鲁甸地震微信群。群里实时滚动着各受灾点发出的求助信息或现场反馈,每条信息由专人跟进核实。
益云开发的益云信号弹APP应用,让受困者可以在无网状态下发射自己的精确坐标,并直接关联到地图上,便于受灾民众自救。
“地图实际上是一个救灾信息系统,随着升级完善,把更多的环节纳入进来,比如失踪人口与去外地出差、打工人员的匹配,物资如何分配,前后方需求对接。”万涛说。
假消息拉黑名单
一条“鲁甸火德红镇红石崖垮山堵江无人救援”的消息4日就被官方辟谣,但这条信息近两日仍在微信朋友圈里流传。
如何避免类似假消息出现在救灾地图上而误导救援力量,成为设计者面对的重要问题。
万涛告诉记者,“如果要快,不可能100%避免假信息。但在地图上,假信息不容易泛滥,它就是一个点,不会像微博、微信空间被一再转发。”
救灾地图上的信息显示为三种状态:未核实、已核实、已结束。个人用户第一时间发布的信息先是处于未核实状态,核实的工作交由第三方——志愿者或前方公益组织负责。地图处于动态更新状态。
“发假信息的人,我们就会把他拉入黑名单,以后不得发布信息。”万涛说,有时还要做基本的数据分析和研判,“比如一个人口500人的村庄提出5000顶帐篷的需求,可能就是一条有问题的信息。”
万涛介绍,团队还会对重复发布信息进行处理,“有时候,你发一条,我发一条,文字表述不同,但是都是在说同一件事”。
益云正在开发救灾地图2.0版,包括移动客户端,未来根据注册用户的不同角色(媒体人、志愿者等),除了看到统一界面的地图展示,还可按不同需求浏览不同信息,益云甚至可以自动生成数据分析简报。
黄金72小时后
在鲁甸,地震余震和次级灾害仍不时发生。7日凌晨,卓明发布的第五期救灾简报说:72小时过去了……还有很多村子的道路堵塞,物资堵在外面,还有村子没有消息传出。
“72小时是救灾分水岭。灾难来了,要抑制往前冲的冲动。但当灾难新闻不再是头条的时候,要怎么去沟通前后方信息?”万涛说,比如做心理辅导的民间组织就可以在72小时以后再进灾区。“未来大家怎么分工,落实了哪些行动,通过地图数据,公众一目了然。引导舆论关注未来的重建,理性的救灾模式才是符合社会期待和政府所倡导的。”
救灾地图目前尚未实现与政府信息的双向对接,主要依靠鲁甸抗震救灾民间协作大本营提供的当地官方信息,以及基金会与政府部门的合作。
万涛说:“益云地图是一个社会开放系统。我们除了希望实现与政府的数据共享,也想实现更多对接,如物流方面。现在灾区发放物资的形式,有时候就是一张纸登记一下谁领取了,这是最原始的。有没可能实现扫条形码?这就实现了数据透明、管理透明,可以跟踪从物资运送到受灾民众手中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