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多数预案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告知公众风险
《新华访谈》:从过去这些年我国发生的多起重大公共安全事件来看,预案执行中哪些环节是比较容易被忽视的,存在哪些隐患和薄弱环节?
刘铁民:“非典”之后,我国建立了一整套应急体系,作为政府专项工作,其标志是“一案三制”:一案是应急预案,三制是应急法制、应急体制、工作机制,在各领域广泛建立应急预案和应急响应机制。但到目前为止,在公共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仍然没有根本解决,与面临风险相比,应对能力和应急体系建设还有很大差距。反映在预案的重要环节落实上,通常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一是对大型活动的风险认识不足。德国举行世界杯足球赛时,全国进入安全紧急戒备状态,启动级别最高的应急预案。在美国,重大活动比如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NBA总决赛最后一场等,当地政府都会启动最高级别应急响应。
二是响应速度和第一响应能力不足。一个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否最后控制事态,关键在于事件发生的一瞬间,时机非常重要,在应急管理中叫做“机会窗”。
三是多数预案里缺少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对参加活动的公众给予风险告知和必要培训演练。在已经发生的这些踩踏事件中,伤亡的主体是妇女、老人、儿童,一个大规模的群众活动,风险很高的背景下,就应该劝阻这些人不要参加。
从安全文化的角度讲,公众的安全素质包括风险感知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公众安全素质的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是长期宣传教育培训才能养成。
灾难事故背后暴露出公共安全领域的系统脆弱性
《新华访谈》:像上海和北京这样的特大型城市,节假日活动比较多,人流密集。同时在大家看来,这类城市也代表了我国社会管理的的最高水平,为什么在这样的城市还会发生踩踏悲剧?这类灾难事故背后能看出什么规律?
刘铁民:一个城市的现代化主要是讲基础设施和管理能力,以及公众的素质。从这个角度看,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和中小城市其实差别不大,风险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