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工匠:期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迈出新步伐
“期待中国工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进一步推进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各项措施和政策的落实。”首届上海工匠、上海地铁第一运营有限公司技能大师严如珏如是说。
伴随着上海轨道交通的成长,严如珏深深感到,打造卓越城市需要更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支撑。“轨道交通行业的迅速发展,对我们一线员工技术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打铁仍需自身硬,只有不断地提高技能水平才能适应当前轨道交通网络化发展的需求。”她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把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的建设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为我们产业工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极佳的成长平台,我作为新时期产业工人的一员感到非常振奋。”同时,她坦言,目前高技能人才仍处于紧缺状态,产业工人的社会地位、劳动报酬、成长空间仍有待提升,“盼望工会十七大代表们多多关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工会组织能够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为我们产业工人提供更多展示才华技能的平台、渠道和途径。”
从富士康松江园区的工会主席,到获得2016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再到如今松江区总工会兼职副主席,刘建其在工会承担的角色越来越多,他能感受到身份的转变对自己工作带来的帮助。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他最关注的是工会工作者的力量如何加强。“我自己虽然是专职工会主席,但是现在很多企业的工会主席都是兼职,在服务职工的时候,无论是时间、精力还是资源,都有些力不从心。”他坦言,工会主席的专职化和配套政策或许是破解这一难题的一种尝试。
此外,作为一名基层企业的工会主席,一线职工的工作、生活也是他最为关心的。“这次工会十七大,我们区总工会的提案有关园区职工的教育,其实不仅是这一方面,职工生活的各方面都有待改善。”刘建其以自己所在企业为例,“我们园区有职工3000余人,大多是生活、工作在园区,已经形成一个社区。而以生产为主要定位的工业园区内没有足够的生活设施,已经很难满足这些职工的需求了,这样的情况在很多地方都能见到。”他表示,希望这次中国工会十七大的召开,能够助推园区配套设施的建设,让“职工社区”中的职工安心工作、开心生活。
从一名基层外来务工者成长为全国劳模,静安城发集团作业清厕部总监理李影更关注的是,如何让外来务工者实现体面劳动。“我们欣喜地看到,这几年中,全市各级工会在保障外来务工者权益、关爱外来务工人员等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比如上海市总工会推出的户外爱心驿站、爱心体检等实事项目,让广大环卫职工感受到城市的温度。”
李影坦言,随着外来务工人员日益年轻化,他们更希望得到更好的职业发展,“期待这次工会十七大的召开,助推工会组织在外来务工人员学习和工作岗位技能培训方面搭建更多平台、让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能够脚踏实地地通过自己的努力岗位成才,在上海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劳动报特派记者 王枫 张锐杰 赵思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