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外地来沪打工的劳动者称作“农民工”合适吗?在此次大会上,中国工会十七大代表、上海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庄晓晴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改变“农民工”这一称谓。
据了解,“农民工”一词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末,特指持有农业户口的进入城市务工的劳动者。随着国家户籍制度改革的逐步推进、教育程度的逐步提高,外来务工人员文化程度、身份等呈现多元化,“农民工”这一称谓已无法涵盖其原来特指的劳动者群体。
提案指出,传统认识上,“农民工”一般都是从事体力劳动的一线普通劳动者,例如建筑工人、码头搬运工等,受教育程度相对比较低。然而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农村大学生越来越多。而大学就学期间户籍迁移由强制迁移改为自愿迁移,也让不少农村大学生依旧保留了农村户口。“以上港集团为例,就有在一线研发岗位上从事设计工作的外省市农业户口职工。传统意义的农民工群体,目前已分化为具有外省市居民户口的从业人员和仍然具有外省市农业户口的从业人员两类。‘农民工’这一称谓已不符合社会现实与改革发展趋势。”
庄晓晴提出,如果继续沿用“农民工”的称谓,则相关的维权、评优、教育等政策将无法覆盖到其中已转变户口性质的人员,同时也无法覆盖到受过高等教育但仍保留农业户口的人员,使他们存在实际权益受损的风险。
庄晓晴在提案中建议,将“农民工”称谓调整为“外来务工人员”或“外来从业人员”。在对这一群体的称谓上,逐步弱化其农村户口属性,而突出其从外省市(或欠发达地区)进入城市从事劳动的属性。
另外,将高学历农村户口劳动者,纳入评优落户等政策覆盖范围。随着国家扶贫、教育等政策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接受过高等教育但仍保有农村户口的大学生成为了新时代的城市劳动者。“在开展评优、代表选举等活动中,建议将更多新时代的高学历、知识型外来务工人员纳入政策覆盖范围,使其成为新时代外来务工人员中的生力军。”把外地来沪打工的劳动者称作“农民工”合适吗?在此次大会上,中国工会十七大代表、上海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庄晓晴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改变“农民工”这一称谓。(劳动报特派记者 王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