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镇总工会力量强不强,关系着工会改革的“最后一公里”。中国工会十七大代表、上海市金山区总工会主席朱喜林围绕这一热点,结合当前“小巷主席”的几个短板,提交了《关于加强街镇工会主席队伍建设的提案》。
朱喜林表示,近年来,街镇总工会围绕履行各项工会职能、突出推进基层工会改革做了大量工作。但随着群团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街镇总工会在加大改革步伐、有效激发基层工会活力、打通联系服务职工的“最后一公里”等方面的作为还不尽如人意,作用发挥与党的要求和职工的愿望还有差距,其中突出的一点是街镇工会主席这支队伍的意识和能力存在差距,例如年龄偏大、工会工作“零经验”、工作激情不再等导致改革制度、措施在街镇层面产生“肠梗阻”,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街镇工会工会主席的队伍建设。
针对这些短板,朱喜林在提案中提出四个建议破解瓶颈。其一,针对街镇工会工作考核标准,建立联合考察机制。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以选准配强镇街工会主席为目标,建立街镇工会干部联合考察机制,街镇党委会同区(县、市)总工会共同酝酿、考察、推荐本级工会主席、副主席人选,报经区(县、市)委组织部审核同意后,提交街镇工代会民主选举。
其二,建立街镇工会干部“人才库”。积极拓宽选配街镇工会干部的渠道,突破身份、年龄、学历等限制,将有志于新时代工运事业发展、有群众工作经验、有职工队伍基础的年轻人纳入街镇工会干部“人才库”;区(县、市)委组织部择优将库内人才纳入后备干部梯队。
其三,把街镇工会主席岗位作为培养干部的基地。一方面,建立从后备干部中选拔街镇工会主席人选的机制,不断提高街镇工会主席队伍的年轻化、专业化水平;另一方面,注重从街镇工会主席岗位上选拔干部,或者由街镇党委委员兼任工会主席,让党的群团工作成为锻炼、培养领导干部的第一个实践基地。
“另外,建议建立街镇工会主席上岗培训制度。”朱喜林提出,可以由全总组织,对新任街镇工会主席统一进行全方位的上岗前业务素质培训,培训合格者颁发证书,由市(省)总组织,对已经在职的街镇工会主席进行定期的业务培训,与时俱进,更新知识结构,帮助街镇工会主席增强做好工会工作的使命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维护意识,更加熟悉工会业务,更加善于运用新知识、新技能,尽心尽责推动工会改革向纵深发展。(劳动报特派记者 王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