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开完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回到安徽宿州的第一个休息日,全国政协委员许启金并没有休息。
那一天是去年的3月18日,星期日。春天的小雨淅淅沥沥下着。
早晨7点半左右,许启金就来到单位里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启金工作室”。他没有去自己熟悉的刨床前,而是走进旁边一间有电脑的屋子里,习惯拿着工具的双手在电脑键盘上不停地敲击。
许启金要在这里整理会上的见闻和感受。
第一次以全国政协委员身份参会,许启金的时间安排十分紧凑,他参加会议,看各种材料也准备各种材料,其间还要接受多家媒体的采访。最让他兴奋的是,自己提出的“关于培养造就出更多高技能人才的建议”得到所在小组委员的热烈响应。
许启金回到办公室整理的正是他天天思考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问题。“国家的发展需要技能人才作支撑,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提高他们的待遇和荣誉感,增强社会对技能人才的认同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他在电脑上敲出这样一段话。
“人才!人才!人才!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都不够!”怎样才能培养出一大批能在各个领域担当重任、施展才华,为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的工匠人才队伍呢?许启金有自己的思考,他在电脑上又敲出一段话:“我要充分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才能对得起全国政协委员这份荣誉和责任。”
这句话也为许启金全年的履职之路定下了一个基调。2018年5月初,也就是各地刚刚庆祝完“五一”国际劳动节后的几天,许启金拎着简单的行李来到上海白莲泾畔的中国浦东干部学院。这里正在举办的“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国情研修班吸引了国内很多顶尖的“大国工匠”。
研修班由中组部举办,为期5天,既有国情历史教育,也有工匠精神研讨和人才培养论坛。不少课程是以访谈和现场互动方式进行的,其间还有设在企业车间的现场教学。这次研修班让许启金更加感受到在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过程中,急需大量高技能人才。
从研修班回来后不到两星期,许启金参加了由全国政协副主席陈晓光带队督办的有关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重点提案调研。
那是一次难忘的经历,也让许启金有了更多的思考。
在辽宁工程职业学院调研时,许启金发现,该学院始终坚持把工匠精神作为学生入学的第一课内容。
“很多企业一直以来对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有一些抱怨,认为他们理论与实践脱节,往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二次培训才能成长为企业所需的人才。依我看,职业院校只要多邀请一些在企业拥有实践经验的工匠大师来学校兼职辅导,多依据企业所需做好教学改革,完全可以解决理论和实践两张皮的问题。”许启金说。
实地调研中,许启金还看到一个让他相当焦虑的现实。一些产业工人并不鼓励自己的子女接过产业工人的接力棒。
“如何让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得到落实,真正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劳动的好风气?”许启金一直在琢磨。他注意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以及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在顶层设计层面为工匠人才的培养选树和福利待遇等方面作出了制度安排。“我相信,有了这些顶层设计,劳动光荣、工人伟大的理念一定会在社会上蔚然成风。”许启金说。
即将到来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许启金关注的仍然是高技能人才培养。
许启金认为,目前,一些企业存在用工荒,主要原因是在人才培养方面投入不够。一是高技能人才发挥的作用还没有得到社会广泛认可;二是近年来,一些企业忽略了有经验师傅传承的作用,高技能人才培养得不到应有的奖励和表彰,降低了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性;三是职工的创新创造技术成果,还没有十分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一些企业只知道用人,高薪聘请挖人,但在人才培养方面投入不够,满足不了青年人学技术的需要。”许启金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企业的竞争,市场的竞争,关键还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对此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采访手记
履职也要有“钉钉子”精神
虽然采访过许启金很多次,彼此已经十分熟悉,但我每次都有新发现,因为许启金一直很认真,一直在奋斗,做工人当劳模如此,当全国政协委员履职也是如此。从去年两会结束到现在,履职的路上他一直在忙碌着,一如既往,刻苦钻研,不舍昼夜。
他说,他有个习惯,只要看到工作上有什么难题,就想去攻克它。问题解决不好,他就睡不好觉,总惦记着。他说,目前他最关注的还是高技能人才培养,担心高技能人才后继无人。
作为一名劳模工匠,许启金在这一年又有新的创新成果——角钢塔提升避雷线装置。这一年,他带领的创新工作室团队获得安徽省人社厅人才培养成果奖。“启金劳模创新工作室”有三项成果获得安徽省职工创新成果一等奖,许启金还获得国家电网职工技术创新突出贡献奖。
但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许启金已经不满足于仅做一些技术层面的创新。他仍然习惯于钻研,身上始终迸发出“钉钉子”精神,不过,他关注的问题更加宏观,更具普遍性,也更有前瞻性。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这也让我相信,秉承着工匠精神的许启金,会在政协委员的履职中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