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报北京3月7日电 宋运辉,热播电视剧《大江大河》的男主人公,1980年代大学毕业后下工厂,埋头钻研业务成为那个时代的“顶尖工人”,是当时社会成功人士的典范。
改革开放走过40年后的今天,“宋运辉们”的人生道路似乎已不再是年轻人择业的主流。“蓝工装”日渐边缘化,“宁当中介、不做工人”的想法在80、90后新生代中具有一定代表性。
打响“中国制造”,我们不仅要追上欧美的技术发展脚步,也要把年轻人追回来。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这一战略之举有望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局面。
如何让出走的“宋运辉们”回归?如何让更多年轻人响应总理号召,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三道考题:收入待遇、价值认同和社会公共服务保障。
收入低“天花板”低存在感低
职业“三低”痛点让工人缺少获得感
一名普通工人,工资能拿多少钱?全总第八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报告给出一系列让人心情沉重的结论:收入低、“天花板”低、存在感低,这“三低”的痛点令年轻工人跳槽离职和技术传承断层现象日趋严重。
收入:普通职工满意度不高
根据全总第八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职工上月从单位获得的到手全部货币收入平均值为3608.4元,比2012年的2562.5元增长40.8%,其中,“2001元至5000元”的合计占73%,比2012年增长18.9个百分点。45.5%的职工认为自己的工资水平在所在城市属中等及以上水平,69.1%认为现在的工资收入水平可以接受;66.9%表示生活比5年前“有很大提高”或“有所提高”。
但报告也指出,产业工人中的收入分配不合理,职工收入差距仍然较大。19个行业门类中,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最高,是最低行业的3.64倍。调查显示,一些企业内部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收入分配向管理等岗位倾斜,一线职工的劳动价值没有得到很好体现。 调查显示,普通职工上月从单位获得的到手全部货币收入均值为3113元,为各序列职工中最低。年终奖方面,普通职工平均拿到4150元,而高层管理人员则为18061元,差距明显。 在回答“单位经营管理者和普通职工关系不够融洽的主要原因”时,排在前两位的分别为“职工收入低”(57.2%)、“收入和福利待遇差距大”(41.4%)。普通职工对自己的收入满意度不高。23.6%的普通职工2014年以来没涨过工资,这个比例高于专业技术人员(15.2%)及各类管理人员(一般管理人员20.8%、中层16.2%、高层18.9%)。
培训:收入职务不随之提升
当了工人,职业生涯能有多大上升进步空间?
调查显示,56.7%的职工表示参加了单位培训并没有增加收入,57.7%的职工表示没有因参加培训得到工作岗位的提拔,培训在收入提升、职务晋升上的作用并不明显。
以高级技师为例,上月从单位获得的到手全部货币收入均值为3742元,而单位一般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高层管理人员收入均值分别为3785元、4736元、5535元,说明高级技能人才的工资收入在企业中仅与一般管理人员持平,与中层管理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有一定差距。技术工人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在收入分配上没有体现出优势。
报告指出,在与职工个别访谈时,有许多职工反映,当技能等级达到可评定的最高级别后,在岗位、身份和收入上都很难再有提升。
企业:不重视培养培育
当了工人,企业关心过我吗?
调查发现,技能人才教育投入不足,一些企业不能很好落实按职工计税工资总额的1.5%-2.5%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有关规定。一些外资及集体所有制企业在职工教育培训上存在时间安排、经费使用有折扣等问题,一些民营企业存在重使用轻培训,或只使用不培训现象。 据对企业工会主席的问卷调查统计,企业提取职工培训经费占职工工资总额比例低于1.5%的为18.2%,没有提取或表示“不知道”的占34.6%;职工培训经费用于一线职工培训的比例“未达到60%”、“没有用于一线职工”和“不知道”的占30%;企业对加强技术工人队伍建设态度属于“一般,差不多够用就行”的占10.3%,“不太积极,培养好了就跳槽”的占2.7%,“基本不培养,就从市场招人”的占1.8%。
此外,根据相关行业工会针对全国17个省市、41家企业的2577名职工的调查,目前仅6.07%的受访职工认为产业工人在当下享有较高社会地位,而认为地位不高的却占61.62%,认为没有地位的占32.31%,只有1%的人不介意当工人。值得注意的是,在认为产业工人地位不高以及没地位的这部分人中,95%为80、90后年轻人。
职业上升有通道人才价值有认同新生力量不断档
代表委员热议“培养高质量产业工人队伍”
目前很多企业存在用工荒,实际上并不是劳动力不足,而是没有充足的、跟得上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劳动力。如何建设一支高质量的产业工人队伍是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代表委员对此纷纷建言献策。
———打破“天花板”———
畅通成长渠道让职工有奔头
“大国重器需要大国工匠,更离不开一支高质量的职工队伍。”全国政协委员、全总党组成员、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李守镇指出,去年以来,各级政府部门围绕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等方面出台多达30多个文件,一定程度上有效地促进了技术工人队伍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