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克强总理3月5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要对高职院校实施扩招,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人数是100万人,以此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这一涉及到1418所高职院校的消息,在两会会场内外引发强烈关注。高职扩招100万,意味着什么?
扩招是对职业教育重要性的一种确认
高职扩招100万,意味着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2月13日,国务院印发的职业教育“重磅”文件《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可以说,高职扩招100万,是对这种重要位置的一种确认。在目前情况下,高校的规模升级是一个敏感话题,政府工作报告中旗帜鲜明地提出如此大的高职扩招规模,彰显了高职教育在国家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扩招与稳就业相辅相成
高职扩招100万,意味着国家高度重视就业问题。报告里谈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凸显,新的影响因素还在增加,必须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稳增长首要是为保就业。解决就业问题,就要多管齐下稳定和扩大就业,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高职扩招恰好可以充分发挥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的特性,实现更大规模培养培训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升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等教育的比重,较好解决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加快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极其有利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
扩招考问高职现有人才培养体系
高职扩招100万,意味着高职教育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招生规模的扩大,首先是高职院校的发展机遇,学校规模扩大了,经费增加了,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也得到了提高,这对于助力高职院校摆脱目前招生中的困境,重新回到稳步发展轨道上来,具有“压舱石”的作用。但是,扩招也意味着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应届高中毕业生来了,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也来了。人怎么招进来?招进来又怎么管?这对于目前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以及现有的教学生活条件,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如何在扩招中坚持“宽进严出”的原则,实现规模扩张到提高质量的飞跃,这是高职教育的一个发展大课题。同时,学生增多了,教师数量也要同步发展,“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任务也愈加繁重。高职院校如何立足现实,依靠政府资源,充分挖掘自己的能力,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培养出既有丰富一线生产技能和管理经验,又有良好教学水平的专业教师,是一个紧迫性与长期性并行的难题。
高职院校面临新一轮大洗牌
在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和高职教育普及化的推动下,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落地,以及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特高计划”)的启动实施,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校际之间的发展不均衡将会更加明朗,对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的追逐竞争也会白热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民办高职院校升本的压力下,公办高职院校升本的限制有可能被解除,高职院校将面临着新的一轮大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