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工会

职工之声

全总领导

王东明 全国总工会主席

陈 刚 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机关党委书记

张少琴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翁杰明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晓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谭天星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江广平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王少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李晓钟 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马吉孝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省总工会主席、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房建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全国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魏地春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马   璐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兼)候选人

郭明义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巨晓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高凤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茂华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组织部部长

许山松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邹 震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约定工作地为“全国各地”,就可以随意调动员工?

2019-05-06 09:14:20 来源:江苏工人报

  实际生活中,一些用人单位为了所谓的用工灵活性,将劳动者工作地点约定为“全国各地”,认为这样既可以随意调整劳动者的工作地点,又无须承担法律责任,万一劳动者不服从,还能以旷工、违纪等理由直接解除劳动合同。那么,用人单位这样的如意算盘能实现吗?

  未服从调动被解除劳动合同

  2013年9月,职工李某入职镇江某信息公司,具体负责镇江市区银行自动存储设备维修、保养等工作。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信息公司可根据工作需要,在全国设立的各派驻机构调整李某的工作地点。

  2018年1月,公司突然通知李某到上海服务站工作。李某对此调动持有异议,与公司进行了多轮交涉。李某认为,5年多来,自己一直在镇江市区工作,现在突然让他去上海工作,工作、家庭生活诸多不便,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前往。协调不成,李某未按通知要求到上海服务站工作。随后,公司以李某拒不服从工作安排、连续旷工,严重违反劳动合同约定和公司规章制度为由,解除与李某的劳动合同。李某很不服气,随即提请劳动仲裁。

  那么,用人单位以有约在先(合同约定工作地为“全国各地”)为由,是否就可以随意调动员工了呢?

  法律为何规定要约定工作地点

  工作地点是劳动者提供劳动的地点,是劳动合同的履行地,与劳动者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社会交往、职业规划等紧密相关,是劳动者就业选择时的重要判断要素。

  工作地点成为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法律上有个历史演变过程。1995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劳动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具备以下条款:(一)劳动合同期限;(二)工作内容;(三)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四)劳动报酬;(五)劳动纪律;(六)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七)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劳动法》只是将“工作内容”列入必备条款,而“工作地点”没被列入。

  2008年1月1日,历经13年之后,《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明确将“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列为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

  工作地点,对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来说,都十分重要。对用人单位来说,工作地点主要涉及人力资源优化、市场拓展、优惠政策争取、环保压力等经营成本,用人单位主要从企业发展、成本最小化的角度考虑问题。而对劳动者而言,工作地点意味着自身发展空间大小、时间精力的付出多少、工作环境的优劣以及朋友圈的转移等,是就业选择的重要考量。

  法律之所以将工作地点新增为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之一,并要求双方只有协商一致才能依法变更,其主要目的在于限制用人单位滥用用工自主权,随心所欲变更工作地点,导致劳动者工作及生活成本增加,直接或间接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

  约定“全国各地”是否合法有效

  少数用人单位为了能够随意调动员工且无须承担法律责任,以格式条款的方式,将工作地点确定为“全国各地”或者“公司业务覆盖范围内”,企图让劳动者在遭遇调动时“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但如此如意算盘,在法律面前常常成为一厢情愿。

  《劳动合同法》第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也就是说,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地点”。劳动者有权在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时,就知悉自己的工作地点。在正式签订劳动合同时,《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又明确规定“工作地点”为劳动合同必备条款。

  结合《劳动合同法》第八条、第十七条的规定,立法目的呈现得很明显,劳动者的工作地点不仅应该是明确的,而且应该是具体的。如果工作地点能宽泛到全国范围,那劳动合同约定工作地点还有何意义?用人单位之所以故意将工作地点扩大化、模糊化,是有意在回避自己的法定义务。

  劳动者长期固定在某个地点工作,就会对该地点形成生活依赖,比如购买住房、结婚生子、继续教育、孩子入学、社会交往等等,而且时间越长,往往这种生活依赖越大。如同一棵大树,随着时日的增加,树的根系就会越来越深地向下扎根延伸,迁移的难度就与日俱增。如果用人单位单方进行工作地点变更,势必会对劳动者工作学习家庭等诸多方面带来诸多不便,增加劳动者的生活成本。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工作地点的调整属于劳动合同变更,双方协商一致是必经程序,也是前置条件。

  因此,法律界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将工作地点约定为“全国各地”不符合立法本意。在司法实践中,工作地点约定为“全国各地”的,如没有特别提示,则视为工作地点约定不明,以实际履行地确定劳动者的工作地点。

  如何调整劳动者的工作地点

  工作地点不仅是劳动者的工作场所,也是劳动者家庭生活和社会交往的重要依托场所。《劳动合同法》为了限制用人单位单方变更合同的权利,特别规定:变更劳动合同应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且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这是工作地点变更的一般原则。

  在实际生活中,调岗(变更工作地点、工作内容)是个敏感的争议点。用人单位在调岗时,首要遵循的原则就是依法变更,要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书面确认。如确实必须调岗,在与劳动者协商时,也要充分考虑调岗的合理性,其中包括:用人单位经营的必要性、目的的正当性,调整后的岗位为劳动者所能胜任,工资待遇等劳动条件无不利变更。

  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单位为了开展业务,需要安排劳动者常年在全国各地出差,没有固定的工作地点,这种情况下,建议在劳动合同中将单位注册地、单位办公总部或劳动者社会保险缴纳地约定为工作地点,并约定单位有权根据工作需要要求劳动者到外地出差,并向劳动者提供相应的差旅待遇。

  对于一些难以长时间固定工作地点的全国连锁企业,约定工作地点为“全国各地”,或许有一定的现实需求。但我们不能要求劳动者无条件牺牲其合法权益,去满足企业的经营需求。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前提下,可以约定几个今后极有可能涉及的地点作为合同履约地,劳动者签约前,对工作地点变更也会有一个提前预判和心理预期,也为后期调整减少很多沟通成本。如确属企业发展需要,调整的工作地点超出了合同前期的约定范围,用人单位可以从适当性以及必要性等多种角度,事先与劳动者进行充分协商,赢得劳动者的理解和支持,并取得劳动者的书面同意,在兼顾双方利益的基础上实现共赢。

  本案中,仲裁委经过审理认为,双方当事人虽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工作地点为“全国范围”,但李某入职以来就一直在镇江工作,说明其工作岗位和工作地点是具体明确的。现公司将其从一个城市调到另一城市工作,属单方对岗位和工作地点变更,依法应与李某进行协商,在未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公司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按经济补偿金两倍的标准给予赔偿。在多次调解无果的情况下,仲裁委最终支持了李某的仲裁请求,裁决信息公司支付赔偿金。

  刘业林

编辑:尹文卓

图片新闻

热点专题

深度报道

职工之声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 中国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网 | 中国工会权益保障网 | 全国工会社会组织工作信息平台 | 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网 | 中国工会普法网 | 中国工会女职工工作网 | 中国职工教育网 | 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