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工会

职工之声

全总领导

王东明 全国总工会主席

陈 刚 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机关党委书记

张少琴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翁杰明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晓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谭天星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江广平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王少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李晓钟 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马吉孝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省总工会主席、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房建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全国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魏地春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马   璐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兼)候选人

郭明义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巨晓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高凤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茂华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组织部部长

许山松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邹 震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人才流失预警”,为预警还是为监控?

房清江
2019-06-06 10:04:14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据6月4日《工人日报》报道,在上海一家金融公司担任客户经理的孙先生向记者反映,其在求职网站上更新简历后,隔天就被公司的人事部门叫去询问离职一事——“我觉得隐私受到了侵犯。”记者了解到,孙先生所在的公司通过第三方平台提供的“人才流失预警机制”功能掌握了员工动向。

  所谓“人才流失预警机制”,说直白点就是监控手段,不只涉嫌侵犯劳动者隐私,还涉嫌干涉劳动者择业的自由。当然,或许用人单位只是将其当作“情报”使用,通过这种方式提前干预以留住员工,但手段实在有失光明磊落,而且容易损害劳动关系双方之间的信任。就算用人单位只是出于了解员工意愿、掌握员工动向、减少用人成本的目的,也值得商榷。须知,增进彼此的信任才是用人留人的重要基础。

  简历更新被监控,手段上可能涉嫌侵犯个人隐私,但又与传统的个人信息泄露、买卖有很大区别。求职者放在求职网的简历,信息本是开放的,而非定向的,目的是实现求职与聘用最大化的匹配,这也决定了他人获取这些信息不会构成侵犯个人信息行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使用这些信息。如果是用人单位聘用备选,显然是劳动者所乐见,而如果像“人才流失预警机制”这样,第三方平台通过采集信息帮助用人单位监控员工,还从中盈利,显然超出了合理的边界。

  网络深刻融入生活,同时也在深刻影响着社会秩序。时下,个人信息安全正在失去传统物理性的天然屏障,变得越来越让人不放心,上述个案即是典型的缩影。它所带来的不只是表层上隐私权利的困扰,也是对社会生活各方面关系中最基本最起码的信任的冲击。每个人都可能是受害者。从这个角度来说,互联网生活的背景下,保护个人信息已不仅是在保护个人权利,而且是在调节和维系社会基本秩序。

  这也要求针对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应该是多层次、普遍性、网络化的。除了传统意义上采集和持有个人信息者要严格遵守保密义务外,针对开放性的个人信息的收集与运用也应进一步厘清边界、设置禁区。比如,对明确主体的信息收集与运用,尤其是商业运用必须有明确的法律规范;对运用信息的大数据分析设置负面清单,对违背公序良俗、影响公平竞争等信息运用行为予以禁止;维护目的的正义性,给商家、机构划出清晰的红线。

  “人才流失预警”是个人信息“裸奔”的一个缩影,期待更有针对性的立法的步伐能够再快些,筑牢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屏障。

编辑:尹文卓

图片新闻

热点专题

深度报道

职工之声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 中国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网 | 中国工会权益保障网 | 全国工会社会组织工作信息平台 | 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网 | 中国工会普法网 | 中国工会女职工工作网 | 中国职工教育网 | 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