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工会

职工之声

全总领导

王东明 全国总工会主席

陈 刚 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机关党委书记

张少琴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翁杰明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晓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谭天星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江广平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王少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李晓钟 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马吉孝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省总工会主席、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房建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全国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魏地春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马   璐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兼)候选人

郭明义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巨晓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高凤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茂华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组织部部长

许山松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邹 震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从培养手艺人转向“斜杠”人才 职教突围瞄准产业升级

2019-08-09 15:14:30 来源:半月谈

  我国实体经济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无论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都迫切需要一大批高水平技能人才。但在现实中,高级技工缺口达千万人。如何锻造符合时代需求的“大国工匠”,是职业教育亟须破解的时代命题。

  职教突围瞄准产业升级

  教育部、人社部和工信部联合下发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预测: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2020年的人才缺口超过1900万,2025年这一数字将近3000万。

  一头是产业升级对人才的迫切需求,职业教育存在巨大的刚需市场;另一头是学生生源减少的压力。站在发展“风口”,职业教育需要走出新路,真正花力气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我国已形成世界最大规模的职教体系。据统计,2018年全国有职业院校1.17万所,年招生928万人。记者走访部分国家级、省级示范性职业院校看到,在对接“中国制造2025”产业需求上,一些学校从课堂改革、办学模式等方面入手进行突围转型。

  “为适应汽车产业智能化、电动化的‘智造’跃升需求,新设新能源汽车专业,开设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新课程,基本做到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到哪儿,学校办学就跟进到哪儿。”

  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校长韦生键说,学校也在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包括“3+2”中高职衔接、普职融通、“国内中职+国外大学”等。

  对区域产业发展的新需求、新动向作出快速反应的不独此校。教育部数据显示,在现代制造业、新兴产业中,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职业院校毕业生成为支撑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区域产业迈向中高端的生力军。

  校企命运共同体是关键

  职业教育成为经济发展“加速器”的关键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在成都,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主要采用两种模式:一是鼓励在蓉企业深度融入全市145所中高职学院,共同培养人才、共建员工培训基地,给予最高500万元补贴等鼓励政策。二是支持企业办职业教育学校。

  2011年,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在全国率先共建复合材料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双方共同开发课程及教材,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智能制造实验室,办“订单班”,企业派技术专家到学校授课,对学生进行从“入口”到“出口”的全流程嵌入式培养。

  为破解校企合作“校热企冷”顽疾,一些学校探索出股权共持、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校企合作新机制。

  逆境求生:培养“斜杠”人才

  面对一些高端制造业“机器换人”的明显趋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俞仲文认为,职业院校要适应新经济、新业态、新技术发展的要求,把育人目标从“一技之长”的手艺人,转向培养跨界“斜杠”人才。

  教育专家纪大海说,当前中职生升高职、高职生专升本比例仍偏低。应探索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相衔接的一体化育人模式,搭建起人人皆可成才的职普融通“立交桥”。

  除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外,社会环境亦至关重要。要让职业教育变成“香饽饽”,需彻底根除对职业教育的歧视,打破制度层面对职校生的区别对待。社会应尊重技能人才,让学生感到选择职业教育一样能实现人生价值。(记者 吴晓颖)

编辑:姚怡梦

图片新闻

热点专题

深度报道

职工之声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 中国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网 | 中国工会权益保障网 | 全国工会社会组织工作信息平台 | 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网 | 中国工会普法网 | 中国工会女职工工作网 | 中国职工教育网 | 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