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工会

职工之声

全总领导

王东明 全国总工会主席

陈 刚 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机关党委书记

张少琴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翁杰明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晓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谭天星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江广平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王少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李晓钟 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马吉孝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省总工会主席、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房建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全国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魏地春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马   璐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兼)候选人

郭明义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巨晓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高凤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茂华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组织部部长

许山松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邹 震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职称变革“步履不停”,考核的“硬杠杠”依然存在,如何量化评审是难题

高校打破岗位聘用“终身制”后

教师期待建立多元化及更细化的职称评价标准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赵琛
2019-09-10 08:48:59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今天是我国第35个教师节。从1985年开始,9月10日被确定为教师节。为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1986年,国家便开始了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这些年,教师职称变革“步履不停”,尤其是在岗位聘用打破“终身制”的高校。

  对高校教师来说,做研究、写论文、出成果是他们工作的“日常”,而这些通常直接影响他们的职称晋升。文章、项目的数量、质量是否达标,轻则影响教师的职称评审和工资收入,重则可能让教师在聘期后离职或转岗。因此,任何关于职称评审的“风吹草动”,都牵动着高校教师群体的心。

  记者了解到,目前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已经直接下放至高校,高校可自主组织职称评审、按岗聘用。这让学术评价中广为诟病的“重量轻质”悄然发生变化,但同时不少教师期待建立多元化及更细化的职称评价标准,确保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量化的“硬杠杠”

  9年前,刘明博士毕业后进入北京一所211高校任职。当年博士毕业进学校,职称直接聘为中级,即讲师。如今,9年过去了,尽管他讲授的基础课很受学生欢迎,但由于论文数量不够,刘明还没能评上副教授。

  对高校教师而言,只有做研究、发论文、出成果,才能在讲师、副教授、教授的“职称进阶路”上走得顺利。年过40岁的刘明说,为了达标,自己必须努力往前“奔”。“职称评定是大事,关系着收入、待遇以及对个人的工作评价等诸多方面。”

  近年来,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备受关注。2017年,教育部等五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将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直接下放至高校,由高校自主组织职称评审、自主评价、按岗聘用。

  刘明介绍,他所在学校对教师评职称设置了“硬杠杠”,包括论文数量、课题数量以及指导本科生竞赛获奖等,“都有量化的规定”。

  记者梳理发现,基于“校评”制度,不同高校对职称评审设置了不尽相同的标准,但论文、科研项目、学术专著、科研经费等均为比较普遍的评价指标。

  “学校规定,评副教授需要在SCI(科学引文数据库)或EI(工程索引)上以第一作者名义发表6篇以上论文,且第一完成单位为本校;获得的科研经费需达到学院副教授平均水平;有半年以上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授课课时达到一定数量,等等。”北京某高校理工科教师陈邵明介绍道。

  评不上“非升即走”

  “明年还评不上副教授,我就要丢工作了。”谈到评职称,张运很无奈。2014年,她以博士后身份,应聘到北京某大学任讲师。

  虽在入职后不久就达到评聘副教授的“硬杠杠”,但因职称指标不足,张运未能评上。再次参评时,由于部分论文和项目“过期作废”,她丧失了评聘机会,“此前,学院已经有教师因为考核不合格‘被’离职了。我得抓紧出成果,不然就会重蹈覆辙。”

  高校教师岗位聘用正告别“终身制”,用人“能上也能下”。以北京为例,2019年初出台的《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聘任管理办法》规定,岗位聘任实行聘期制,期满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学校和教师按岗位需要、本人自愿的原则,办理续聘手续;考核不合格的,可低聘岗位等级直至解除聘用。

  “40岁了还没评上副高,从年轻人熬成了中年人,还得继续围着职称评审‘指挥棒’转,压力太大了。”刘明说,囿于论文数量等尚未达标,他的“晋升路”还面临着诸多关卡。

  记者了解到,相比于理工科,人文社科领域的高校教师更难拿到项目,在职称评审上障碍重重。很多讲授基础课的教师表示,平时教学工作繁重,加之学科没有太多前沿研究领域,因此出成果难上加难。

  由于“非升即走”,不少年轻教师面临考核,“亚历山大”,很多副教授则苦于多年评不上正高职称。一位理工科副教授有些发愁,感觉职业生涯“一眼望到了头”。“怎么努力都上不去,想放弃做研究了,但这样更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亟待建立更细化的评审标准

  9月3日,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人社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副司长胡文忠表示,评价标准是教师职称评价的核心问题,要聚焦于教书育人的专业性、实践性、长期性,坚持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

  近年来,学术评价中广为诟病的“重量轻质”现象在发生变化,“代表作”制度正在完善。在网上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时,陈邵明注意到,代表性论著一项只能填报5个,“这就意味着评审时主要还是看最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单纯叠加论文数量是没有意义的。”

  高校教师职称改革早已破冰。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百余所高校进行了职称评审改革,逐步打破过去“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评价导向。

  今年3月,南京林业大学出台职称评审新政,以师生评价和课堂质量专家评价两项新指标,对“教学专长型”教授进行评审,任教33年的蒋华松晋升教授。

  但同时,这件事也因“不发一篇论文也能评教授”引发关注。对此,校方称不能片面理解。南京林业大学人事处副处长韩建刚介绍,只有公共课和基础课的老师,可以不用考核论文就参加“教学专长型”职称的评选,“不是说没发表论文的老师都也可参评,也不是说参评了就能评上。”校方表示,评审新标准的量化是难题,将不断调整、完善具体的评审标准。

  有高校教师指出,虽然目前职称评审“重科研、重成果、轻教学”的标准不甚合理,但是改革后,需要拿出一套科学且行之有效的评价标准,否则职称评审可能会陷入另一个“标准泛化,偏重人情”的泥沼。

  采访中,不少高校教师认为,高校教师作为大学生的“引路人”,科研与教学不可偏废。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亟待建立更加细化的标准,构建更加科学公正合理的考评体系。(文中部分受访者为化名)

编辑:尹文卓

图片新闻

热点专题

深度报道

职工之声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 中国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网 | 中国工会权益保障网 | 全国工会社会组织工作信息平台 | 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网 | 中国工会普法网 | 中国工会女职工工作网 | 中国职工教育网 | 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