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荫桓(长宜建筑工程公司项目经理):
提高劳动者健康素养
职业性噪声聋属于慢性进行性职业病,不经过专业检查难以确诊,容易被忽视。许多职工无法做到在噪声环境作业时一直佩戴防护用品。即使公司反复培训强调要佩戴耳塞等防护用品,明确告知佩戴防护用品的好处,但仍有职工觉得佩戴耳塞比较麻烦。
职工要提高健康素养,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入手,重视职业病防治,积极参加劳动保护培训学习,掌握劳动保护技能,培养文明健康的劳动习惯,严格执行劳动保护规则、防微杜渐。发现工作环境不符合劳动保护条件,或者劳动保护用品不合格时,要及时向工会组织反映,改善劳动条件,确保劳动安全,维护自身健康权益。
阚久海(徐州市贾汪区塔山镇工会):
增强企业维护职工健康的责任意识
有噪声源的企业要改进生产工艺,采用吸声、隔声、减振、隔振以及安装消声器等技术,降低声源的噪声发射功率,控制声源的噪声辐射;合理布局,划分高噪声工作区、噪声低的工作区、生活区,防止噪声源分散,减少污染面,以免互相干扰,建立屏障阻止噪声传播;为从事噪声作业的职工提供听力保护用品,如佩戴防噪声耳塞、耳罩或防声帽等防护用品,降低危害性或发病率。还应定期为职工健康体检。
尹少鹏(溧阳市总工会):
多措并举 积极预防
职业性噪声聋是由于长期接触高噪声而引起的一种职业病,应多措并举,积极预防。
建议企业要选用低噪声设备,提高机械设备的加工精度和安装技术,有力降低发声体的声功率。另外,把各工作场所同类型的噪声源集中在一个机房内,便于采取声学技术措施集中控制。减少噪声接触时间,在隔音室里的实行工间休息。最关键的还是要坚持职业健康体检,对不适于从事接触噪声作业者的职工应及时调工作岗位;在岗者需要每年接受一次体检,发现听力损伤,应调离噪声接触岗位,并进行定期听力检查。
李双星(《中国工人》杂志记者):
加强劳动保护监督检查
劳动监察部门要加强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督促企业落实劳动保护主体责任,对职业性噪声聋多发的行业、企业经常性开展环境噪声检查评估,治理好重点行业领域的职业危害源。职能部门可以组织开展职业性噪声聋危害治理示范企业创建行动,既提示全社会更加重视这种容易被忽视的职业病防治,同时也能树立示范性样板,提升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职业性噪声聋防治水平。工会组织可以通过集体协商推动企业建设符合标准的作业环境,保障工人的职业卫生权利;开展职业性噪声聋调查,反映劳动者的诉求,帮助工人获取职业卫生知识、提高职业卫生意识,特别是组织劳动者积极行使职业卫生保护权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