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进步在前端
全国劳动模范陈艳玲是齐齐哈尔雨田针织有限责任公司织造车间的一名农民工。2008年,她刚来到企业工作时,从事针织横机挡车工作。凭借肯吃苦、肯出力的功夫,她很快成为了车间里的骨干。
③2020年全国劳模表彰大会,黑龙江代表团在人民大会堂前留下光荣的合影。
④赴京领奖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在人民大会堂领奖归来。
然而,第二年开始,企业陆续引进了国际、国内具有领先地位的全自动电脑横机,实现设备及产品的全面升级。这一次,陈艳玲再次走在最前面,很快成为了电脑横机操作的高手。对于自己的这个变化,她总结为:虚心向厂家技术人员学习,通过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和陈艳玲一样从农村走出来的还有来自光大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的全国劳动模范林兆福,从一名瓦工,一步步走过技术员、工长岗位,最终再成为一名项目经理,林兆福所依靠的就是自己不断地学习再学习。
2000年7月,林兆福为了更好地完善和掌握现在建筑业的需要,自费在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土木工程专业进修两年,以优异的成绩真正成为一名能够掌握建筑工程技术与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
学习提升素质,素质创造价值,价值改变人生。
通过学习知识来提升产业工人队伍的素质,这是近年来黑龙江省各级工会组织不断推进的一项重点工作。无论是在自家工会干部学院开办技能培训班,还是通过与职业技能院校“联姻”,以及利用网络“云”资源挖掘的培训课,龙江各级工会拿出各种招法,让一线职工想学习的梦想得以实现,能学习的平台得以搭建,爱学习的氛围得以形成。
1988年,当年只有18岁的大庆石化公司炼油厂仪表车间班长、全国劳动模范潘大龙从技校毕业进入炼油厂仪表车间工作。在现实操作中,他并不满足于“摆弄”好这些仪器设备,而是更想知道他们背后的原理。为此,他先后自学了《自动化仪表》《无线电技术》《计算机应用》等十几本专业书籍。1997年,在企业引进仪表自动控制系统后,面对这个首次在国内应用的系统,面对图书、资料、软件、界面都是英文的难题,潘大龙又发挥了自己学习的特长,抱着一本英文字典,一字一句地翻译了所有内容,并实现了炼油厂自动控制系统的“汉化”。
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牡丹江电务段车载设备车间工长、信号工高级技师、全国劳动模范鲁勇也有自己外出学习的经历。刚参加工作时,由于文化底子差,有时工长交代的任务也完不成。1983年,鲁勇报考了牡丹江工人大学,白天上班,晚上上学,凭借着这种强烈的求知欲,正常需要3年时间的学徒期,鲁勇仅用一年多就提前出徒,成为一级工。
肯干、肯学、肯钻研。龙江劳模们在终身学习理念的影响下,不断提高着自身的素质。
工人的素质是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本所依,更是底气所在。
技能比拼在前端
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光荣的全国劳动模范?
翻看龙江劳模们的成长经历,有一个细节不能被忽略:他们中的很多人,在成长路上的“第一桶金”都源于参加各级工会组织开展的劳动技能比武大赛。
全国劳动模范董礼涛27岁成为哈电集团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技师。这在当年,成为了一个难以超越的纪录。
在这个一鸣惊人的纪录之前,董礼涛的成名是因为他从上班第三年开始就参加公司工会开展的职工技术比武活动,自此,公司职工技术比武的铣工工种榜单上,董礼涛的名字连续几届占据冠军宝座,先后获得了公司“铣工状元”“技术大王”等荣誉称号。他代表公司先后参加了中央企业、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等不同级别的职工技术大赛,均获得了耀眼的成绩。
通过劳动竞赛的比拼,董礼涛的技术技能也在不断提高。至今仍然扎根一线的他,先后有120余项技术攻关应用到生产实践当中,为公司创造了6000余万元的经济效益。
巾帼不让须眉。
国网鹤岗供电公司变电运检室电气试验技术专责、全国劳动模范曹玉兰曾经3次代表黑龙江参加全国各类技术比武,其中,在2009年国网公司举办的状态检测技能竞赛中,她和队友们在26个强队中顽强拼搏,取得变压器实际操作第四名的好成绩;在2010年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蒙东、东北网公司)的专业竞赛中,她凭借稳定的发挥,以理论状元的优异成绩,被评为“电气试验技术能手”。
同样在技术技能竞赛中找到自我的还有来自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操作工、全国劳动模范苗秀。这位“80后”的女匠人多项荣誉加身,虽然很多都是国家级的荣誉,但至今让她念念不忘的还是一个“第三名”——2008年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哈尔滨市选拔赛的第三名。
尽管不是最高成绩,但正是通过参加这次比赛让苗秀见识到其他选手的能力,发现自身的短板——“创新力”。于是,她开始给自己设立新的目标,学习CAXA软件应用、复杂型面程序编制和数控加工仿真系统使用等。丰富理论知识后的苗秀,竞争实力明显增强,并在此后的工作中乘风破浪。仅近3年,她就完成公司“精益改善”项目90余项,创新创效课题15项,公司内部发表论文9篇,创造效益280余万元。
近年来,黑龙江省总工会按照省委的重托,在培养“高精尖”人才上不断下功夫。如何让“高精尖”技术人才凸现出来?
赛出来。
年初以来,黑龙江省各级工会组织在省总工会的引领带动下,开办了不同层面的“五个百万”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着力打造“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产业工人大军,开启职工提档升级的“快车道”。
与以往的劳动竞赛不同,根据黑龙江省政府和工会联席会议决定,从今年起,劳动竞赛从过去的工会一家主办变为了全省多个部门共办。
据统计,今年以来,黑龙江全省各类竞赛参赛企业3.3万家,参与职工579.6万人次,举办各类技能竞赛10758场,提升技能等级1.34万人,师徒结对1.3万对,选树市(地)级工匠440人,提出合理化建议7.76万条、技术革新1.14万项,总结推广先进操作法4470个,获得国家专利1523个,转化经济效益12.6亿元。实现了省百大项目、国有企业、规上企业全覆盖。
比一比,赛一赛,看看谁是英雄谁好汉。从劳动竞赛中让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在龙江各地已经形成热潮,这其中,说不定就有未来的劳动模范正在今天的竞赛中成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