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上海市静安区总工会职工援助服务中心倾力解决困难职工家庭子女的实习、就业等问题,为他们量身定制实践岗位,一次不行就再推荐一次,直到他们满意为止。目前,全区17名困难职工家庭大学毕业生,已有13人成功就业。
“直到你满意”,这是静安区总工会职工援助服务中心服务职工的准则和追求。为切实帮助困难职工家庭大学生找到心仪的工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不顾劳累,四处奔走,体现出极强的“跑腿意识”,其精神可嘉,值得我们学习和仿效。
工会服务职工承担着维护职工队伍和谐稳定的重任,要担当此重任,必须根据具体实际提供供给侧和精准的服务,静安区工会干部竭诚为困难职工家庭子女解决就业问题就是一例,很有借鉴意义。
不可否认,当前有些组织还存在对自身定位不清的短板。对职工的具体需求,以原则应对具体、大而化之,不能一一回应,这不仅影响了工会在职工心中的定位,甚至凉了职工的心。的确,现实工作中,这种情形并不少见,工会干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的工作,职工视而不见,似乎与之不相关联。究其原因,还是干部少跑了腿。在工作计划统筹当中,未能深入群众,充分征求群众意见,与群众形成“两张皮”,一厢情愿地认为职工会满意。殊不知,没有经过试穿回来的鞋子,大小可能不合适,还会磨脚呢。不事前多跑腿,仅凭臆想,群众当然不会买账。
为职工提供供给侧服务,不仅是工会工作的有益探索和积极实践,更是职工人心所向。
“争取到的实习岗位被困难职工家庭大学生婉拒,上海市静安区工会工作人员再次出发——‘直到你满意’,这场帮扶背后的曲折”,彰显的是工会人“跑腿意识”。
工会干部勤跑腿,不但能够了解民情,掌握职工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更能亲近职工,得到职工群众的认同。倘若腿不勤,不愿往基层跑,不肯向职工中跑,眼中只看到上级,注定得不到职工的理解。坐在办公室闭门造车,构想出来的工作点子,势必是冬天里给群众送雪糕,工作往往处处碰壁,事事不顺。
服务职工需“跑腿意识”,这应成为工会干部的基本素养。工会干部勤跑腿,换来的是民心所向,得到的是职工群众的拥护。与此同时,带来的是服务质量的提升,工作有效的推动,进而形成风正心齐的干事环境、其乐融融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