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培训怎能患上“短视”症
//www.workercn.cn2015-07-24 07:01:42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企业:不愿为他人做嫁衣

  一家钢铁企业的负责人告诉《工人日报》记者,该企业曾非常重视培训,但不少职工“羽翼丰满”后,就被其他公司高薪挖走了,“培养一名熟练的数控车床工一般需要5年左右,而这5年的培训很有可能是‘为他人做嫁衣’。别的公司可能会用高年薪吸引高技能员工跳槽。”这名负责人说。

  另一家大型企业的负责人对农民工培训问题直言不讳,“企业开展技能培训的投入和产出回报周期长,不划算,因此不愿意投入精力和资金用在技能培训上。企业需要高技能工人,就从市场上直接招聘。”

  安徽省总的调研结果与此相印证:从总体情况来看,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国有企业好于非公企业、规模以上企业好于中小微企业。在企业开展的培训中,多数是开展劳动安全、产品质量、操作规程、厂规厂纪和职业道德等内容,对农民工开展技能培训的不多。

  “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非公企业主对农民工技能培训认识不到位,只注重企业经济效益,存在重效益、轻培训思想。”许晓东说。

  工会:多方联动、共同努力

  对于调研中发现的这些存在于不少企业和农民工身上的“短视”问题,安徽省总开出了一些富有针对性的“药方”。一方面督促指导企业完善和落实农民工技能培训结果与岗位(职务)晋升、工资福利等相挂钩的激励机制,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和晋升路径,充分调动农民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教育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把企业履行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主体责任纳入企业信用评价体系。

  安徽省人社厅厅长刘莉对《工人日报》记者说:“按照现行政策,企业对新录用农民工开展技能培训的,可享受不低于每人300元的培训补贴;企业对在岗农民工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取得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可享受每人500元~3000元的提升培训补贴。”

  对于如何激励企业培训农民工的积极性,刘莉认为,下一步需要在增强政策吸引力、创新培训形式、培训后的就业服务以及政策宣传等方面加大力度。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补贴向建立了培训激励机制的企业倾斜。(中工网记者 陈华)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